第(2/3)页 …… 京城,章府。 一个留着山羊胡的小老头,笑眯眯地端详着手里的石头。这石头并非路边地上捡的,而是楚国珠宝商人从姜国运回来的玉石毛料。 毛料成形复杂,一块毛料能开出什么品质的玉石,完全没有定数。就算有李家的百炼道脉参与“鉴宝”,准头也不会太高。 不少京城的高官显贵,不爱成品玉石,就喜好这些能开盲盒的毛料。 卫尉寺卿章荀,便是其中之一。 “老爷,老爷。邹府传话的来了。”章府仆人匆匆来报。 章荀放下石头,问道:“他说什么?” “邹府的人说,何书墨的调令已经发下去了。何大人明日上任卫尉寺!” “唉呀!” 章荀两手一摊,背着手来回走动。 “千防万防,还是防不住何书墨那个小子!这小子短短半年,从一介七品押司,晋升至鉴查院御廷司五品司正!经手的大案,扳倒的京官,数不胜数。谁不知道他是娘娘眼前的红人?如今这尊大佛来到我卫尉寺的小庙,我这里装得下他吗?” 何书墨任职卫尉寺少卿的事情,贵妃娘娘曾经问过他的意见。 作为久在朝堂的老人,章荀哪怕猜不出娘娘的深意,也能看出娘娘这是要“分权”! 分他这位卫尉寺主官的权力! 何书墨年轻,劲大,来卫尉寺肯定是要干事的。干得好,功劳是娘娘的,是何书墨的。万一干不好,相应的罪责,他这个卫尉寺卿肯定跑不了! 这种大麻烦谁愿意接受? 楚国早期的卫尉寺,曾经有管理军器,储备仪仗,为朝廷大型活动,提供仪仗队列、道具用具等职权。但随着职能变迁,卫尉寺相继失去了管理军器,甲胄验收等权利。 自从楚帝开始尝试修长生后,卫尉寺便连参与朝廷大型活动的权力,也事实上失去了——皇宫没人,礼部都闲赋下来,卫尉寺根本没机会举行什么活动。 现在的卫尉寺是实打实的清水衙门,一年到头没几件大事。 这要是再被何书墨分权,章荀几乎等同于辞官隐退,与世隔绝了。 他能不着急吗? “去,把母亲请来。此事我要问问母亲的意见。” “是。” 章府小厮拱手告辞。 不一会儿,一位穿金戴银,脚步利索的老妇人,在几个丫鬟的簇拥下,迈入章荀的书房。 “母亲,娘娘到底还是让何书墨过来了。” 老妇坐在茶桌旁,缓缓道:“朝堂上的事,你叫老身一个老妇过来商量,成何体统?” 章荀急道:“事关前途的大事,母亲还要什么体统!最近谢家贵女频频进宫、李家在京城的势力也开始洗牌。谁能保证,这次何书墨调入卫尉寺,不是娘娘在试探远在晋阳的王家!” 提及五姓之一的晋阳王氏,老妇终于面露动容。 “你说的确有几分道理。娘娘调兵遣将,是朝廷的事情。但如果要借你,借咱们章府,来试探章府之后的王家……姓邹的怎么说?他可是咱们章府的连襟。主管吏部,消息灵通。” “儿子之前向他打听过,邹天荣也说不出个一二三,只说娘娘的命令,或许和之前娘娘想恢复‘御前带刀侍卫’,但被内鬼泄露给魏党有关。如若能恢复御刀卫,娘娘兴许便不会打卫尉寺的主意。” 老妇叹了口气,道:“现在说这些也没用了。老身即刻修书一封,送去晋阳,探探家里的口风。” 章荀迟疑道:“母亲,那眼下,这何书墨,便这么放他进卫尉寺了?” 老妇双眼一瞪,道:“你不放何书墨进卫尉寺,公开与贵妃娘娘作对,难道是要造反?” “母亲这是哪里的话。咱家小门小户,哪敢触怒娘娘?” 老妇哼了一声,道:“还行,没昏头,知道自己的斤两。放还是要放人进去的。但要让他知道,卫尉寺是谁在做主。姓何的一个少卿,四品官。现在不给他立立规矩,还能等到他在卫尉寺站稳脚跟,让他骑到你一个三品官的头上?” “是,儿子明白了。” …… 鉴查院,院长小楼。 何书墨认真对面前的高马尾女郎道:“姐姐明天可以去找陶老院长了。” 林霜面露严肃,道:“好。” 平时霜姐在何书墨面前,总是一副干练温柔的样子,很少见她这么严肃过。 “姐姐看着有些紧张?” 林霜并不瞒着何书墨:“陶老院长是老牌三品,底蕴很深,我与他动手,未必占得到上风。” 何书墨摆了摆手,道:“没事,姐姐若真占不到上风,直接开口让老院长放点水就是了。但是姐姐一定不能放水,要拿出十足的战意,全力以赴。千万不能留手。” 林霜道:“你怕别人看出破绽?” “嗯。”何书墨缓缓点头:“魏淳这只老狐狸,我们不得不防。如果有哪些细节没有做好,很容易被他发现端倪。而且……” 何书墨顿了顿,继续说:“姐姐对陶老院长下死手,从逻辑上讲,很符合娘娘的一方的需求。娘娘亲自商谈不成,请姐姐去打感情牌,如果感情牌再不行,就是只剩下废掉陶止鹤这一条路。所以无论从动机,还是从避免破绽的角度来说,姐姐必须全力以赴。” 林霜郑重点头,道:“好。那霸王道脉的事……” “不用刻意藏着。姐姐是娘娘的人,朝野皆知,藏不藏没什么意义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