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王澄一抬头发现在一片已经彻底垮塌的院墙后,那位抬手之间便让一位上三品鬼神灰飞烟灭的指挥佥事正看着自己。 给了身边云绡一个让她安心的眼神,连忙跑了过去,抱拳行礼自报家门: “下官宝山千户所百户官王富贵,见过陆大人。” 陆绎拿一双【獬豸法眼】上下打量了一番眼前的“王富贵”。 秀才功名、百户官爵、官气这些属于官方的身份标识自然逃不过一位【武判官】的眼睛。 但除此之外,他还隐隐在王澄身上看到了十分浓厚的阴德清光。 按照陆绎多年办案的经验,此人至少也救过千百条人命,或者做过同等级别的好事。 对他的初始印象十分不错。 毕竟,不管是好人坏人都一定更喜欢跟善良、守信、重情重义的好人打交道,最起码不容易被人捅刀子。 本来只是准备例行公事地抓壮丁,现在却破天荒地多感叹了一句: “朝廷知道沿海二十四卫崩坏已经不是一天两天,军户逃亡严重,许多官将靠着侵占屯田都成了大地主。 这次‘闽州治造反案’和‘士绅勾结倭寇突袭月港’都让陛下龙颜大怒,本官原本还准备建议陛下以募兵制全面取代卫所兵抵御倭寇。 今日还能见到你这样的卫所百户官,倒显得本官有些眼拙了。 今日刺桐卫所兵将的表现或许代表不了整个沿海二十四卫。” 王澄表面自谦了一句: “下官惭愧。” 却在心里嘀咕: ‘其实你是对的。 人家刺桐港好歹还能拉出一支老弱病残的兵将,宝山千户所的军户早在二十多年前历史沉渣爆发的时候就逃散大半。 阿绡姐姐跟我说过,卫所千户官和大部分官员当场就死球了,不然哪儿来的月港? 您这位上官如果去视察,连营盘在哪都找不着在哪。’ 可王澄没说,陆绎却来了兴致,又多问了他一句: “如今靖海王回归神位,冲击月港的倭寇只是小患,来势汹汹的东海群寇才是大患。 朝廷有意抽调部分二十四卫的精锐为班底,重新整顿边防,二月中旬就会定下章程。 你们宝山所还有多少兵将、战船?战力如何?” “这个么” 王澄背靠山海会的情报网络,为了借力打力拿回五峰旗的班底,对这些情报比大多数卫所将官还要清楚。 如今有机会试探一下这位天子近臣的想法,对他火中取栗的帮助显然无比巨大。 可惜,这话好说不好听啊。 看出了王澄脸上的难色,陆绎摆摆手: “这只是私下闲聊,你但讲无妨。 本官这些日子已经亲眼看过不少卫所的真实情况,有心理准备,无论情况多坏,本官都不会生气。” 王澄的【奇货可居】看不透这位四品武判官,却也看出他直来直去的性格,也不再给本就有仇的地方官将留面子: “陆大人,宝山所属于大昭四大卫之一的镇海卫。 太祖时期镇海卫兵强马壮,是沿海抵御倭寇、邪祟和各种海怪老爷的第一藩篱。 一卫有近6000人,五百料战座船数十艘。 除本身的所城外还辖四个千户所,从北向南依次是宝山千户所、陆鳌千户所、铜山千户所、悬钟千户所。 不过,二十多年前宝山所变成了商贾云集的月港,十几年前悬钟所变成了海盗出没的梅岭 到现在,您问我们这儿还有多少真实兵丁战力?” 王澄默默伸出一根手指。 听到这里,即使陆绎早有心理准备,脸色也已经十分阴沉,强行压住怒气,声音有些低沉地说出了一个接近心理底线的数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