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跟庙堂脱节了-《盛唐剑圣》
            
            
            
                
    第(1/3)页
    喀布尔河,唐军军营。
    裴旻与麾下文武谋臣开了一个小型会议。
    主要目的就是商量当前古怪的局面。
    正如裴旻之前分析的,裴旻设身处地的站在阿拉伯方面考虑。
    此刻退兵,才是明智的决定。
    此战细说起来,阿拉伯并不算败。
    当然这也看对胜败的定义是什么,如唐朝对于胜败的定义就很严苛。
    出兵征伐,没有将对方灭了就是失败。
    但个别对于胜败就定义的很简单,敌人大举入侵,劫掠一通,地方守将先龟缩一阵,待敌人吃饱喝足,锐气消散的时候,将之击退,就是大胜。
    但一般而言,面对敌人占据地利的防守,攻打不下来这是正常的事情,不能单纯的以胜败而论的。
    阿拉伯此次北伐,固然损兵折将比唐朝更胜,但远没有到伤筋动骨的地步。
    底气犹在。
    这个时候退是最佳时机。
    而且裴旻也不会乘胜追击。
    不是担心失败,而是能胜亦不胜。
    要是真跟阿拉伯拼个你死我活,即便唐军胜了,依照目前的情况,也是一个惨胜。
    除了得到名,什么也得不到。
    惨胜后的唐军是无力攻占阿拉伯的领地的。
    反而会便宜了拜占庭、法兰克、波斯人,他们可能趁着阿拉伯大败,落井下石,扩张自己的势力。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蠢事,裴旻不会去干。
    只有在能够向西扩张的时候,裴旻才会主动的招惹阿拉伯。
    这个时候,裴旻觉得他跟那头狮子应该是万事心照,彼此各自退兵,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裴旻也能回去看一看他那还未见面的孩子。
    结果事情的发展似乎出乎裴旻的预料。
    阿拉伯进来的表现有些反常,他们确实不再进攻了。但是也没有退兵,而是在喀布尔河对岸与唐军深情的互望。
    裴旻想试一试阿拉伯的反应,派人疏通河道,将堆积在河中的碎石尸体清理掉。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