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82章 全抄了!-《边关拥兵百万,女帝求我回心转意!》


    第(1/3)页

    夕阳西下。

    曹行舟领着江策给的五千神机营,昂首挺胸地走进陵城。

    城内的百姓,莫不行注目礼,心情忐忑。

    他们都搞不清楚,知府大人怎么和“叛军”搞在一块了。

    看这模样,似乎还很有权势的样子?

    百姓们对于官场朝廷之事,大多都不敢妄自揣测,但见这种阵仗,以为曹行舟也叛出大乾。

    这种情况下,百姓们想的无非就两件事,一是大军压城,不得不归顺大明。

    二是继续当大乾子民,但这样做不现实。

    身为平民百姓,哪有这么多选择?

    但他们知道谁对他们好。

    在经历过朝廷调兵断粮、陵城孤立无援后,又亲眼见证大明军宛如神兵天降,拯救了他们,早已在心中有了归属。

    何升镶也在人群中,心惊胆战地看着一改往日低调的曹行舟。

    他身为一州通判,眼界比普通百姓高了几个层次,想法也比他们深了几个层次。

    他在迟疑犹豫,此时若是上前问话,会不会被知府当成典型,要其当出头鸟第一个跳反造势?

    何升镶境界没曹行舟那般高深,他考虑的还是自己若是真成了大明官员,那还能继续当陵城通判吗?

    毕竟,通判官职正六品,职掌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审理等事务,各州公文都得经他和知府的手,签字画押才能生效。

    权力实在不小。

    最主要的是,在这物资匮乏、生产力低下的时代,即便是最贫瘠的州郡,其通判的年岁俸也有百石米。

    一百石米,足够一户十口之家,美滋滋且富有余粮地过上一年了。

    除此之外,逢年过节也有几十两大钱宝钞、同等价值的丝布、肉食作为津贴发放。

    对于何升镶这孤家寡人来说,绝对是滔天富贵了!

    而若是跟随曹行舟的脚步,这一切很有可能就会化为乌有,从头做起,更是会面临被大明官员排挤的情况,在朝堂上举步维艰。

    何升镶内心思忖着,曹行舟一句话唤他过来,令他惊醒,

    “陵城通判何升镶,还不过来?”

    “大人,下官这就过去!”

    听曹知府这么一句话,何升镶既惊喜又恐惧,连带着语气都颤颤巍巍。

    惊喜的是自己还是陵城通判。

    恐惧的是不知这陵城是大明陵城,还是大乾陵城?

    他从人群中走出,强行压下心中不安,来到曹行舟身旁。

    “大人,下官斗胆问您一句,咱这陵城,是谁的陵城?”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