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不是打不下来。 而是打下来代价太大了。 缺乏攻坚物资的三八六旅,面对驻扎有一个鬼子中队的,有混凝土主体,有周边完善环形堡垒的据点,只能慢慢磨,磨出突破口,少说十来个小时才能打下来。 甚至一天一夜都不一定能打下来。 而鬼子驻扎在辽县的鬼子北井大队,距离下庄也只有六十多里地,虽然下庄据点没有电话线,但一旦部队出动包围下庄据点,周围肯定会有鬼子便衣,或者汉奸通知。 搞不好,北井大队来增援了,下庄据点都没有打下来。 “总部在集中力量,打探河津中队行军路线和日程。” 看到后续消息,旅长做出了决断: “命令772团,38团做好战斗准备。” 吃得下就吃掉,吃不下,也要咬他几块肉下来,让山岛老鬼子心疼一段时间。 ··· “河津中队什么时候到?” 第二天。 即三月八号。 榆县,山岛联队司令部,山岛老鬼子日常询问参谋,河津中队的位置。 对于援军,山岛老鬼子已经迫不及待。 “目前已经抵达和县。” “预计,今晚抵达辽县,明天启程前往榆县,预计,下午能抵达。” 参谋回答。 和县距离辽县直线不到三十公里,公路四十多刚好,辽县距离榆社直线距离也是三十公里,公路同样是四十公里左右。 鬼子即便是甲等师团,也没有实现全机械化,更别说一个乙等步兵中队。 在辎重和武器都需要部队自身携带的情况下,四十公里,是一个步兵中队日行军所能达到的极限了,再远,不是不行,但会严重消耗部队体力,一旦遇袭,会十分麻烦。 “知道了。” 所以,山岛即便迫不及待,但也没有命令河津中队加快速度。 ···· 与此同时。 “杏子沟。” 独立团团部,李云龙看着预设的伏击位置,然后视线向周围扩散,最后定位在了距离辽县至榆县公路最近的38团——丁伟的老部队。 干掉鬼子河津中队后,独立团剩余的武器弹药,需要找个地方处理掉,以方便下一次任务报销。 顺便让三十八团把武器弹药给旅部,作为支付给旅长的四十吨武器弹药。 理由嘛很简单,帮忙转运伤员,收拾战场等等,以做到在鬼子援军抵达前尽快撤离——这不算参加战斗,所以不违反合同条款。 当然, 目前还不清楚,既用作帮忙转运伤员,收拾战场的报酬,又让三十八团给旅部,这一笔钱花两次行不行。 但没关系。 李云龙还有备用理由。 战后,战士们体力消耗大,放弃武器装备,以轻装撤退,脱离鬼子的追击! “通讯兵··” 叫来通讯兵,给三十八团传递消息后,李云龙带着集合的一营和二营,以及运输大队,向杏子沟开去。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