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是学识传承,而是手中的权利传承。 一旦某一代节点断流,导致手中的资源和权利易手,被他人顶走,那再想争夺回来就难了。毕竟谁身居高位,都想让自己手上的权利尽可能的流向自己的家族后人。也就是权利的私相授受。这一招古往今来,代代都这么用。 在科举之前,根本不用这么麻烦,九品中正制取仕,家族血脉排首位,大家制定的规则就是这样。 在科举制出来之后,不讲血脉了,但出题、考试、管录取的这群官员,不还是世家出身吗?想鱼入龙门?可以,投卷。说白了就是展示一下才华,然后纳个投名状。表示向我们效忠了,我们才录用并扶持你们做官发展。 否则的话,哪里来的就回哪里去吧,落第。 你说什么?为国选才怎么办? 我管你们怎么办?陛下手中没有人用?这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我们首先考虑的是,陛下用的人不能是对付我们的。 言归正传,讨论到此时,大家都觉得开恩科这件事,又是一个难题,针对世家的难题。 只见太原王氏一名年轻的小子走了出来,对着一众长辈行礼,朗声说道:“各位叔伯,晚辈有个建议,不知当讲不当讲?” 太原王氏的王硅站了出来,笑着介绍道:“各位,介绍一下,王汲善,家兄的小儿子。一直在家中治学,第一次出门,大家多关照。” 博陵崔氏的崔敦礼笑道:“王汲善?早就听说王氏出了一个了不得的才俊,深藏不露,丝毫不亚于天下排名前五的才子。应该就是你了吧?” “哈哈哈哈,好,太原王氏的麒麟儿。有什么想法,畅所欲言。这天下人才辈出,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对付萧锐,我们这群老朽快跟不上了,还得靠你们同龄年轻人。”郑叔平也附和道。 王汲善再行了一礼,这才说道:“既然冠军侯行的是阳谋,恩科我们没理由反对。那不如就参与进去。” “参与进去?我们帮着朝廷教书育人?替他们完成全民识字吗?”不少人的脸色拉了下来,这特么馊主意,你到底哪一伙的?是嫌我们死的不够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