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能说是高尚,但着实让人心生向往。 刘俭也不着急让甘宁投降于自己。 他告知甘宁,他在蜀郡的本家甘氏家族现在已经臣服于自己,并与自己的商贸协会有一定的合作关系。 而以张任和严颜等为首的蜀中将领也已经向自己表示了效忠。 他们这些人在蜀中的号召力以及他们本人的德行,想来甘宁也会多少知道一些的。 所以刘俭让甘宁先返回蜀中的家族之中。 到了蜀中之后,想必甘宁也一定会跟严家以及其他很多蜀郡的本地家族接触,通过他们知晓自己是如何治蜀的。 想来,到时候他就会心甘情愿的回荆州找自己,为朝廷效力。 像甘宁这样的人物,对于刘俭来说,还是要多多善用才是。 整顿好了甘宁的事情之后,刘俭又接见了魏延。 魏延见了刘俭之后,急忙向刘俭表示出他渴望投到刘俭麾下,为朝廷效力的心意,并表示今后一定会为刘俭竭尽全力的尽忠。 针对魏延的表态,刘俭并没有多说什么,他只是问魏延说道: “汝若欲对吾尽忠,那前次在长江上易旗之行,我日后当何以应之?” 魏延听了刘俭说的话,心顿时沉了一沉。 他心中其实很明白,以他先前在长江上的表现,虽然帮北军攻克了南方的水军,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后续问题多多。 魏延心中也清楚,易旗后,回头刘俭对自己一定不会有过多的信任感。 毕竟在这个时代,临阵造反和失败投降还是两个概念的。 在二重君主制的社会,那些不为主公奉献生命,转投他人的人,在某些程度上本来就已经很受人瞧不起了。 而像魏延这种在临阵之前却改换门庭,背后刺主人一刀,直接导致己方大败的人,更容易受到别人的蔑视,同时新君主也不会对他产生信任。 这是这個时代的特点。 跳槽不是这个时代的惯例,属于特例。 魏延对于这个结果很清楚,但他依旧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他知道,若是等刘俭攻克了袁绍之后,自己想要在刘俭面前建功,只怕是非常困难的。 以自己这种年轻的资历,恐怕都入不了刘俭的法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