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就是他杀了万思阳师叔和破邪猖帅?” “哼,不过是仰仗龙虎之利罢了!” “没错,万思阳师叔要是带了黑虎猖帅,鹿死谁手还尚未可知呢!” “师叔们为何不杀了他?还请他进观?” “这……” “这我知道,你们有所不知,这明辰老贼误杀万思阳师叔之后,才知是我师公教弟子!吓得重金聘请道录司斡旋,又是赔礼又是道歉,我师公教看在他不知者无罪,又奉上厚礼,加上国师也为他说情,中原又非我师公教势力范围,这才作罢!要是在广陵,国师来了护不下他!” “原来如此,可惜了!” “哼,这种溜须拍马之辈,一看就没什么大本事,不然岂会来广陵任职?瞧瞧印章道士那怂样,我看啊,这明辰老贼也不过是来混资历的罢了!” …… 莫川刚刚踏入师公教,便感受到一道道若隐若现的仇视目光。 待凝神细闻,听着那自欺欺人的言论,心中摇头轻笑。 ——师公教内宣倒也了得。 “右演法,这边请!” 引路道公,一脸客气的引导着莫川穿廊过巷。 所谓道公,乃是师公教两大修行方向之一。 师公教虽以五猖兵马为核心,但经过数千年发展,早已吸纳百家之术,道统复杂至极。 已然形成道公、师公两大修行方向,又根据实修内容细分出十二法脉。 道公,道统多源自于道门,擅理论研究,多任文职。 师公,则是纯正师公教传承,重实修,多走武道。 这些细节,其实无一不显示着法教正在受到道门的侵蚀,无论是核心理论,还是道法实修。 如无剧变,千年之后法脉或许自然而然便会转化为道门。 事实上,道录司也一直在推动这个过程。 最核心的手段,便是度牒考核和发放。 法教既然皈依玄门,度牒发放自然按照玄门规矩来。 换言之,法教弟子需要研习道教经典,经过考核,才能准予发放度牒。 譬如:《道德经》、《四子真经》,以及部分根据道统,可选修的部分经典典籍。 这些典籍,看似多为理论,价值不大。 实际上,改变一个人思想的也正是这些启蒙便要背下的书籍。 可惜,如今的广陵,度牒发放受到法教控制,道录司润物细无声的手段,已然名存实亡。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