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局限-《华娱之生于1988》
第(2/3)页
这俩人在剧组里都能称得上形影不离了。
还有王保强,他挺喜欢往人多的地儿凑。
就连张含予也挺喜欢跟李清说话,因为张含予也是个宅男,就连爱好都跟李清差不多。
喜欢发呆,喜欢历史、喜欢京剧。
再加上稍微相熟一点儿之后,很容易就能发现李清并不像外表那么高冷,相反还挺随和的。
于是一来二去,李清居然成为了剧组里人缘最好的人。
所以此时一群人围着监视器,见到曹宝平好像有点儿不满意,周讯问道:“导演,是哪里有问题吗?”
曹宝平摇摇头:“再看看……”
拍戏不可能按照剧情顺序来拍。
就像立交桥的戏份,诗人跳桥自杀,刚好砸在了方文的车上。
方文和李米两个环就是将在这里发生碰撞交集。
这场戏就需要剧组跟多方面沟通、协调。
曹宝平跟统筹交代了一声,决定先拍李清的戏份。
他得承认,李清的戏感不错,但是李清所表达的,跟他想象中的差别很大。
他需要验证。
“各人员就位!”
“Action!”
“说有两个农民刚从上边跑了?”跟李清对戏的是穿着警服的警察。
“民工吧,像是。”李清应了一句。
“你看看这个,刚从他身上找出来的。”警察示意了一下跳桥自杀的人,把一个笔记本递给了李清。
“死亡是一种飞翔,比生简单。岁月穿过时间的手指,留下踌躇的时辰。”李清看着笔记本,念着上边的诗,没有抬头,手指默默翻了一页。
“诗人?”警察没有等来李清的回应,按着自己的台词继续说下去,“是诗人吧?”
“哈!”李清轻笑了一声,抬手挠了挠脑袋,眼神还是落在笔记本上,低声道,“你大爷的……”
他看了看身边的警察,又仰头看了看天,带着些自嘲意味地重复了一遍:“你大爷的!”
“咔!”曹宝平终于按捺不住了,他朝着李清招手,“清子,你过来!”
“有问题吗?导演?”李清快步跑了过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