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 视察金矿-《空降1630》


    第(3/3)页

    华夏国发现了大型的金矿和煤矿,并没有引起罗刹国的注意,第一军团的军事调动,却引起了罗刹国惊慌,他们误认为华夏军队又要与他们开战,也调动军队进行布防,同时又派了一个使团来西昌。

    高峻山亲自接见了这个罗刹国使团,并向他们保证,华夏军无意进入罗刹国的领地,请他们大可放心,军队驻扎在山脚下,是因为山上不便扎营,绝无入侵罗刹国的意思。

    为了让罗刹国的这个使团完全放心,高峻山还与他们签署了一个《西昌协议》,这个协议是之前《尼布楚条约》的补充协议,对双方在乌拉尔山的边界进行了具体的确定,这份协议,把整个的乌拉尔山都划在了华夏国的地界内,协议书还保证华夏军队不会入侵罗刹国。

    罗刹国的使团拿到了华夏国不会入侵罗刹国的协议书,就高高兴兴地回罗刹国跟他们的女皇交差去了。

    送走了罗刹国的使团,高峻山又接到了他二儿子高橙军的电报。高橙军现在是驻琉球的总督,这个琉球总督所管辖的范围包括台湾和岛国。

    高橙军在电报中说,郑芝龙想让郑成功接替他现在的位置,高峻山没有答应郑芝龙的请求,因为郑芝龙现在担任的是平户岛的地方长官,而郑成功现在是海军舰队司令,其职位远远高于郑芝龙,怎么可能让郑成功去接替郑芝龙?再说,郑芝龙的官是华夏国任命的,并不是郑芝龙想传给谁就传给谁的。

    高峻山又亲自给郑芝龙回了一封电报,首先赞扬了他为维持平户安定所作出的贡献,然后挽留他多干几年。

    郑芝龙接受了高峻山的挽留。

    十一月初,刘芳亮来到了西昌,刘芳亮是都察院院长,都察院负责监察乌拉尔山两座大金矿的运作,以确保黄金不落入私人腰包。

    高峻山很欣赏刘芳亮的办事能力,他所负责的都察院在华夏的经济发展活动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都察院和通事局是高峻山手上的两把尖刀,都察院是明面上的,通事局的暗地里的,在华夏国只要有人胆敢违反高峻山的旨意,这两把尖刀就会刺穿他们的喉咙。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