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两艘八千吨的战列舰向西偏离了航线,避开了与亚齐商船碰面,又经过一天多时的航行,于1月15凌晨,达到了预定的海域。 高峻山虽然在“郑和二号”舰上,但是他不具体参与海上作战的指挥,因为这不是他的长项。 海军派出了多艘快艇四处侦察,很快就掌握了这支舰队的方位,这支舰队一共有八艘战列舰,除了“亚尔维斯”号是二级战列舰外,其余七艘都是三级战列舰。 为什么东印度公司舰队的数量这么少呢?因为之前东印度公司与华夏海军进行过几轮的交战,其海军实力大大受挫,战列舰的数量只有其鼎盛时期的三分之一强。 目前的两军对垒,虽然从舰艇的数量上对比,华夏海军不如东印度公司的多,但是从吨位上来比,就远远超过了东印度公司,华夏海军的吨位接近二万吨,而东印度公司的战列舰吨位加起来也不过一万吨,其火炮的威力就更不能与华夏海军比。 第一分队的战术目标是很明确的,就是要在第一时间击沉“亚尔维斯”号。 “亚尔维斯”号是一艘二级重型风帆战列舰,吨位在一千四百吨左右,航速缓慢,行动迟缓,这一类型的战列舰是荷兰东印度公司最具威力的船只。在公司的舰队中,他们经常位列前两位。战列舰有超过一百门各种火炮分布在3层甲板上,并且操纵他的船员超过一千人,这种战列舰在海战中经常排成一列用侧舷的炮火向对方进行攻击。 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这支舰队担负着爪哇岛西海岸的防卫任务,由于前几日风暴的袭击,这支船队一直都龟缩在尼亚斯岛的港湾内躲避风浪,今天海浪总算平静了下来,舰队司令把这支舰队拉出来巡航。 八艘战列舰一字型排列,由“亚尔维斯”号打头,正向着华夏海军的两艘巨型战列舰舰驶来,两艘战列舰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郑和二号”在左,“郑和三号”在右,已经对“亚尔维斯”号形成了夹攻之势。 华夏海军的战列舰依靠机动性和炮火的威力,完全可以单舰作战,早就放弃了战列线作战的阵型,采用的是机动灵活的作战阵型,而且,战列舰之间可以通过发报机互通信息,以调整作战舰船的位置。 现在采用的左右夹击战术,并不是海军常用的战术,因为这种战术很容易误伤自己。第一分队的指挥人员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他们把两艘战列舰的距离拉得很开,采用重炮来攻击“亚尔维斯”号,只要把这艘重型战列舰击沉,其余的七艘轻型战列舰可以用各个击破的战术给予打击。 “亚尔维斯”号上的瞭望手首先发现了海上的异常,通过望远镜他发现了海上远处的黑烟。 “报告舰长,快看,那边有黑烟。”瞭望手指着右前方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