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消息灵通的通事局-《空降1630》


    第(2/3)页

    不过,金陵混乱的局面很快就得到了控制,文臣迅速统一了行动方向,他们已经意识到当务之急不是北上“勤王”,而是选新皇帝。

    由于朱由检的太子、儿子都落在了义军手里,不知生死,他们知道,等太子南下监国那是遥遥无期。

    而当下有资格做皇帝的有四人可供金陵的文臣们选择,他们是:

    新福王朱由崧,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堂兄,其父亲——老福王朱常洵是万历皇帝朱翊钧第三子,李自成攻陷洛阳的时候,将三百六十多斤重的福王伴着几只鹿子一起给煮了,名曰“福禄宴”。朱常洵死后,侥幸从洛阳逃脱的朱由崧袭封福王。

    惠王朱常润,万历皇帝朱翊钧的第六子,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六叔。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封王,但一直到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才就藩荆州,但是被高峻山的义军穷追猛打,被追得东躲西藏,最终终于看破红尘,皈依佛门。虽然依旧四处跑路,但终日礼佛参禅,不问世事。

    桂王朱常瀛,万历皇帝朱翊钧的第七子,惠王朱常润的同母兄弟,崇祯皇帝朱由检的七叔。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就藩衡州,被高峻山撵到广西避难。

    潞王朱常淓,潞简王朱翊镠的第三子,隆庆皇帝朱载垕之孙,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堂叔。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袭封潞王,在音律、绘画、棋艺等方面造诣颇深。

    经过朝堂的激烈争论,普遍倾向于新福王朱由崧来当皇上,综合起来有入下理由:

    一,朱由崧的老爹居长,符合“立长不立幼”的选拔原则;

    二,朱由崧与朱由检系同辈继承,虽然是“弟终兄及”,但较“侄终叔及”的其他选手合理得多;

    三,朱由崧逃难多年,几乎成了丐帮,与宫眷随行的其他藩王形成鲜明对比。

    大家的意见趋于一致,眼看着可以张罗皇帝继位的事宜了。

    然而,就在选嗣即将一锤定音之时,以遭革职的南京礼部侍郎钱谦益为首的东林党,坚决反对朱由菘继位。

    你想阻止朱由菘上位,就要拿出理由来,要拿出理由来,也应该拿出一个有说服力的吧,结果,搜肠刮肚才找出不贤的理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