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我痴迷看这场旧戏”,更不知道“还有谁为我而停谁伴我如衣”,我想,你也并不需要人去懂,因为有种美叫孤芳自赏,有种伤叫做黯然销魂。 很多时候,我不愿将你归类为知音难求的孤独寂寞,更愿意将你看做是历经红尘后坚守爱情的执着等待。毕竟没有多少人懂得,如果生命里曾经出现了一个你,那么其余便都成了将就,而你仅仅是不愿意将就而已。 脑子里想起了曾经流传一时的《蔡锷与小凤仙》,一样是世俗里难容的将军和戏子,一样是烽火战乱的烟雾缭绕,一样是爱不得爱恨不得恨的徘徊和无望,一样是不得善终的无缘相守......... 人生是如此艰难,爱情是如此绝望。 既然缘浅,奈何情深? “演尽了悲欢也无人相和的戏”也只能在苍凉冷清的曲终人散时,独自回味那一份相思之苦,不悔之意。 如果的如果,我是说如果是我,我更愿意相信,即使第三十八年的夏至,你们在某个曾经熟悉的地点见面了,或者你能说的也只是那一句:愿我有生之年,得见你君临天下。” 这就是这首歌的含义。 第三十八夏至。 衰草连横向晚晴,半城柳色半声笛。 枉将绿蜡作红玉,满座衣冠无相忆。 时光来复去。 斜屏半倚。 拉长了光影。 重彩朱漆,斑驳了画意。 一出纸醉金迷闹剧。 一袭染尽红尘的衣。 唱罢西厢谁盼得此生相许。 灯下的影,粉饰着回忆。 老旧唱机,轮回了思绪。 一封泛黄褶皱的信。 一支勾勒眉角的笔。 花腔宛转着应和陈年的曲。 衣香鬓影掩过了几声叹息。 冷眼看过了霓虹几场别离。 他还演着那场郎骑竹马来的戏。 他还穿着那件花影重迭的衣。 他还陷在那段隔世经年的梦。 静静合衣睡去,不理朝夕。 他演尽了悲欢也无人相和的戏。 那烛火未明摇曳满地的冷清。 他摇落了繁花空等谁记起。 为梦送行的人,仍未散去。 还有谁陪我痴迷看这场旧戏。 还有谁为我而停谁伴我如衣。 歌曲一开始即传出沙哑的京剧声,颇有岁月的气息,相继伴有李旭升独特的古风演唱方式,其中与京腔混搭相和,韵味十足。 他虽然没有系统的学过,但简单的模仿出来,还是没问题的。 而与《第三十八年夏至》相近的是张国荣先生的《霸王别姬》。 这也是李旭升知道这首歌的原因之一。 程蝶衣和段小楼,戏子与军官,都不为世俗所容,都身不由己,都求而不得。 “衣香鬓影掩过了几声叹息,冷眼看过了霓虹几场别离”。 精心制作的华美戏服掩盖了日夜煎熬千疮百孔的心。 而如果仅仅作为为阿青遇上范蠡的引子,未免篇幅太过多了。 仔细一想,薛烛的遭遇,不就是阿青悲剧的提示? 薛烛本与风胡子师出同门,可是风胡子却被伍子胥请到了吴仔细一想,薛烛的遭遇,不就是阿青悲剧的提示? 国。风胡子并非玩弄权术之人,才未识出伍子胥之心,被伍子胥利用。 被伍子胥利用的风胡子仅仅为了一点儿虚情假意的厚待,为吴国监造武器,劳瘁过度,精力不支。 并且,又有了后来薛烛惨被斩指的惨剧。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