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_→-《文豪的悠闲人生》


    第(2/3)页

    有种武侠+战争版红楼梦的意思。

    当然,也有不足之处:

    人物过多,难免捉襟见肘,刚开始时还能把出场人物的性格差异化,让各自都鲜活于纸上。

    但中后期作者乏力了,后来干脆把不少高手高手高高手都写成了一种模式,也是徐凤年式经典造型,插科打诨、装疯卖傻。

    比如王大祭酒、白莲先生等。

    情节过大,导致有些地方看得不够尽兴,举几个例子:

    比如牵强。

    有些人物莫名其妙架空而来。

    比如关键一战死了很久的洪洗象魂魄出现。

    比如头重脚轻。

    徐凤年北莽行的过程中,其实也写出了董卓很丰满的性格,让不少人都喜欢上这个人物。

    但进入战争状态后就把北莽人物生活的一面屏蔽掉,笔墨都在北凉人物上了。

    比如断片儿。

    像一开始洛阳要拉徐凤年去逐鹿山,后来不了了之这种情节处处可见。

    比如语焉不详。

    飞升成仙人、仙人垂钓人间、仙人之争等都写得云山雾罩。

    过于故弄玄虚,对不起作者一开场那么脸着地的自黑笔墨。

    有缺点自然有优点,还不少。

    人物刻画深。

    这个大家有目共睹→_→不少小人物都有出场还有台词……前期很多诗词是作者自己写的,文笔才气都在里面了,不过话说回来,以作者的文采,好像也只是小意思嘛?

    毕竟李导的诗词之经典可有目共睹的。

    听说最近有人提议把李导的诗词放进教科书里。

    确实牛掰→_→

    不过能让我从头到尾看完,也算不易。

    很好的一部。

    瑕不掩瑜。

    赞。

    可以说,作者的这部雪中,就像一杯茶,刚入口很浓,苦涩厚重,再入口变得温和醇香,最后品着淡淡清香。

    看雪中焊刀行一目十行只看结尾这种行为无疑是暴殄天物。

    虽然这茶不够完美,比如结局其实少了些回味,中间过程有各种不足。”

    ……

    “雪中焊刀行的结局,在我看来,既不完美又太完美了。

    不完美在,北凉两次大战共战死三十余万人,左骑军、右骑军、铁浮屠、白羽轻骑、两只重骑军、龙象军等等都打没了或者不成建制,清凉山上有三十三万块碑,然而清凉山徐家王府却没有了。

    离阳皇帝还是姓赵。

    凭什么?

    不完美在,褚禄山、袁左宗结局到底如何?

    死没死?

    花魁鱼幼薇终是没有和徐凤年在一起。

    蜀王陈芝豹到底没和徐凤年和好。

    拓跋菩萨下场如何?

    轩辕青峰结局又如何,总不会像曹长卿给予的黄粱一梦一样吧?

    有个寡妇柴夫人苦苦等了徐凤年一辈子……直至临终前得见最后一面,含笑而逝。

    倒马关许清又是单相思,估计又是一生等一人。

    不完美在,陈芝豹八万大军与顾剑棠三十万大军对战怎能不写?

    不是说王遂要重新掌握大权吗?

    不是说涿鹿天下,少我北凉一份怎么行?

    不是说有情人终成眷属,此话最恨,亦是最可期吗?

    陈芝豹、顾剑棠结局究竟如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