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去印度洋-《外星工业霸王龙》


    第(1/3)页

    事实上,王步安并不缺少储氢合金。

    海洋工业园的产能是非常厉害的。每天可以生产1000万个单元的储氢合金。足够供应全世界。

    现在的问题是,他暂时无法将这些产能给利用起来。

    生产出来的储氢合金无法运输出来。

    其他的产能也是如此。

    比如说铜合金。

    比如说聚酰亚胺。

    比如说钛酸钡陶瓷等等。

    如果是可以运输出来,绝对可以满足大部分的需求。

    一天赚个几亿美元,不是不可能的。

    就是被海洋给限制了。

    怎么办?

    怎么办?

    还是没有任何头绪。

    只好是暂时先放着。

    还是关注盾构机的事情吧。不知道石中坚开始动工没有?

    秦雪晴那边的盾构机研究,只是备用方案。石中坚这边,才是正选。希望他推荐的尹思贺不是浪得虚名才好。

    打电话联系石中坚。

    石中坚表示,盾构机的研发已经开始了。

    尹思贺已经找到了。目前,就是尹思贺负责盾构机的研究。他已经全身心投入工作。

    经费,是王步安给的。

    原材料,也是王步安给的。

    还有部分的技术,也是王步安给的。

    如果是尹思贺没有一点成绩的话,他自己都无法饶恕自己。

    “王总工,你放心。”石中坚拍着胸脯给尹思贺打包票,“最多三个月,它就会给你初步的设计方案。”

    “好的。”王步安点点头,“他本人有什么思路没有?”

    “他的设计理念可能有点超前……”

    “怎么说?”

    “直径比较大……”

    “多大?”

    “二十八米。”

    “好。”

    王步安欣欣然的说道。

    他就担心尹思贺的思路放不开呢。弄个十来米的没意思啊!

    想要压倒卡特彼勒,在规格参数上不超前一点,是绝对不可能的。要知道,别人可是工程机械行业的老大哥。技术积累是非常深厚的。

    别人占据了全部的先天优势。你想要后来居上,就必须是大幅度的飞跃。

    不是要大量的建设避难所吗?

    不是要大量的挖空大山脉吗?

    那盾构机自然是越大越好啊。直径最好是在二十米以上。

    尹思贺目前的设计,直径是28米,刚好处在这个区间。如果这个设计方案成熟的话,以后还可以继续扩展。

    最终要扩展到多大?谁知道呢?根据形势的发展决定呗。

    如果有需要的话,研发直径超过100米的盾构机,也不是不可能的。

    王步安又问起起落架的事情。

    说到这个问题,石中坚就有点郁闷了。

    起落架的研究,暂时没有太大的进展。

    主要是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很多。只能是在伊尔76的基础上进行改善。

    起落架的样品已经做出了好几套。但是经过测试,都是只能承受200吨左右的重量。距离250吨的要求,还是有一定的距离。

    直白的说,就是逆向开发并不是很成功。仿制出来的样品,还不如本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