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电子工厂?-《大富贵人生》


    第(3/3)页

    这是之前贺子龙的设想,不过现在从污染工厂和效益不太好的工厂,变成电子工厂的话,好像也可以接受。

    看来,里面的道道有点深呀。

    自己海难失事,失去联系这一年多里,当家人不在,也不用联系就能变成电子工厂。

    不过想想,贺子龙和王副市长还有他的秘书,三人之间就合作事项,谈判一直进行到当天晚上。在饭桌上,经历了酒精考验之后,最终贺子龙“勉为其难”的答应了。

    最终,市里担保贷款的金额,定在了3999万,少一万块钱变成四千万。那一年多前的画面还历历在目,对于一个强势发展中的区域,行政方法为人民谋福,加上冯子强有贺子龙之前给予的全权处理特权,如果真出现现在这种事,好像也不是不可能。

    八十年代后期开始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扩大,大量的电子厂像雨后春笋般在沿海地区出现。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工业现代化的建设。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村兴起了打工潮,大批内地人开始往沿海地区去工作。当然,其中大部分人都去了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叫电子厂。

    当然,当时大部分电子小型工厂,有的甚至可以说是小作坊。只要买两台机器,雇几个工人就可以开始生产工作了,最有代表性的便是小型制衣厂。那时候有大量内地人去到这里上班,这里不需要学历,不需要知识,只要你是一个正常人便可以正常的工作。

    1994年,是中国的互联网元年,一切都在方兴未艾当中。。

    随着信息时代的深入,大多数新颖的科技产品被设计出来,这些产品的生产全部依赖于电子厂,大量的大型电子厂逐渐成型,在这里面比较出名的就是富士康。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