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仙侠宝物——清心铃-《实景红包大抽取》


    第(3/3)页

    “领略江山钓滩之胜”时,

    “袖携纸笔,凡遇景物,辍即模记”。此画始画于至正七年(1347年),此时子久年近八旬,画中所题文字表明,他为完成此画而潜心观察、揣摩费时三四年。

    张庚在《图画精意识》中记载了董其昌对此画的赞誉,

    “子久画冠元四家……如富春山卷,其神韵超逸,体备众法,脱化浑融,不落畦径。”编辑本段传承过程几度易手《富春山居图》,高一尺余,长约二丈。

    此图展现了富春江一带景色:富春江两岸峰峦坡石,似秋初景色,树木苍苍,疏密有致地生于山间江畔,村落、平坡、亭台、渔舟、小桥等散落其间。

    董其昌称道,

    “展之得三丈许,应接不暇。”确给人咫尺千里之感。这样的山水画,无论布局、笔墨,还是以意使法的运用上,皆使观者不能不叹为观止。

    正如恽南田所说,

    “所作平沙秃峰为之,极苍莽之致。”董其昌还曾说,他在长安看这画时,竟觉得

    “心脾俱畅”。1350年黄公望将此图题款送给无用上人。《富春山居图》便有了第一位藏主,从此开始了它在人世间600多年的坎坷历程。

    此画作成之初,无用上人就

    “顾虑有巧取豪夺者”。不幸被他言中,明成化年间沈周藏此图时便遭遇

    “巧取”者。沈周请人在此图上题字,却被这人儿子藏匿而失。后来此图又出现在市上高价出售,敦厚的沈周既难于计较又无力购买,只得背临一卷以慰情思。

    之后又经樊舜、谈志伊、董其昌、吴正志之手。清顺治年间,吴氏子弟,宜兴收藏家吴洪裕得之后更是珍爱之极。

    恽南田《瓯香馆画跋》中记:吴洪裕于

    “国变时”置其家藏于不顾,惟独随身带了《富春山居图》和《智永法师千字文真迹》逃难。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