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辽军逼近(4)-《大宋之光》
第(3/3)页
气恨的禁军,朝廷每年用那么多的银子养活他们;为的就是保家卫国,可是一见敌军望风披靡;只顾逃跑岂能对得起朝廷和老百姓交上来的赋税?
宋真宗被感动得是那些老百姓,老百姓组织起来缠住辽军;滞留了契丹铁骑向汴京进发的步伐,宋真宗差点啼哭起来。
可他是皇上不能在朝会上轻易流泪,而对保卫国家的滑州百姓却暗暗祈祷。
宋真宗让寇准这边的人胜出,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少将军郑爽、千古一帝秦始皇、三国英雄魏延都在寇准的阵营中,咄咄逼人的辽军还需要郑爽这些武将去杀伐!
郑爽被宋真宗认定为武将,这是因为他在赶来东京的路上组织了一个铁鹘军自认为元帅。
其实以郑爽在后世的医学博士文凭,在宋朝做个翰林学士是绰绰有余的。
郑爽、秦始皇、魏延都是寇准召唤来的,从抗击辽军的层面讲是精忠报国;而被王钦若诬陷为叛逆之罪全是子虚乌有。
辽军压境,宋真宗没有工夫处理王钦若诬陷之罪;寇准说让他判天雄军宋真宗便同意了。
判是判官不是主官,先这么搁着;一旦打败辽军宋真宗还有机会将王钦若调回来中央政府来,看来宋真宗对王钦若还是欣赏的;他忘不了王钦若南方人那种你侬我侬的柔细甜语。
这就是我们仁慈的皇上宋真宗赵恒同志,赵恒同志也真够仁慈的;敌军压境时用忠诚,敌军撤退后用奸臣;才导致了他在澶渊之盟的后的泰山封禅,而劳民伤财。
宋真宗这样做似乎是最明智的选择,大家为什么不能心平气和地将每天要进行的两顿饭吃完呢!
注意:宋朝人是吃两顿饭,不像后世二十一世纪的年轻人那样早晨睡懒觉,太阳落山后才海吃、死吃、大喝、猛喝,一天三分之二的时间都用在大吃大喝上。
要是寇准穿越到二十一世纪,那一定会成为年轻人的范儿;大吃大喝一宿再跳跳柘枝舞,一定是:“柘枝初出鼓声招,花钿罗衫耸细腰。移步锦靴空绰约,迎风绣帽动飘飘。”
宋朝的文人跟皇上是好朋友,但他妈经不起金钱和权力的诱惑;一个个自觉不自觉地为了争夺利益而斗得头破血流,斗到最后便就形成一种常态化的政治格局——党争。
党争对于文人来说简直是一场灾难,但在真宗朝这种灾难对皇上有好处;宋真宗就是要在两党之争中左右逢源,保住他的皇位稳固……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