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67章 暴风雨前的风声-《丰碑杨门》
            
            
            
                
    第(1/3)页
    对教育的科普,杨七一直在进行。
    最早是在军中,然后又在西北四府。
    如今,六年多时间过去了,杨七培育出的读书人,早已超过了百万。
    虽然每一年,大同书院内结业的学子们不多。
    可是,论起底蕴,杨七绝对是历朝历代最丰厚的。
    而这一份底蕴,每时每刻,都在悄无声息的增加。
    别的朝代罢考,肯定会对朝廷取士造成影响。
    甚至得通过其他诸如招贤、举荐等方式弥补。
    但是杨七不需要。
    他只需要耐心的等待着他培育的读书人们茁壮成长起来即可。
    所以,杨七对儒家门徒的依赖,并没有那个迫切。
    这也是他敢对儒家门徒下手的一个重要因素。
    换成其他朝代,其他君主,即便是看到了弊端,也只会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很多时候,很多人都被一叶障目。
    儒家门徒现在就被权力、欲望、金钱遮住眼,让他们还没有看清楚他们的处境。
    他们依旧以那种老眼光看待事务,觉得大燕国没有他们不行。
    事实上呢?
    大燕国离开了他们,照样运行。
    杨七和吕蒙正攀谈了许久。
    吕蒙正离开了酒楼以后,一路回到了衙门。
    他吩咐了衙门口的衙役们,让他们守好门,任何跟政务无关的人,他都不见。
    从今日起,他只想做一个真真正正为百姓做事的官。
    其余的事情,与他无关。
    就在吕蒙正跳出这个烂泥潭的时候。
    王旦正坐着轿子前往向府,准备拉向敏中下泥潭。
    从远处看去,向府并不奢华,但是却占据着燕京城内比较繁华的位置,占地面积也足有上百亩。
    向府门口的老仆,呲着牙花子,打了一个哈欠。
    瞧见了一顶轿子摇摇晃晃停到了府门口。
    他伸了一个懒腰,不紧不慢的徐徐道:“轿子就别停在门口了,我家老爷不见客。”
    王旦掀开了轿子的门帘,淡然道:“连我也不见?”
    向府老仆瞧见了王旦,赶忙爬起身施礼,“原来是王府的小老爷,小人给您见礼了。”
    自从王、向两家投了杨七,他们两家便结交在了一起,平日里走动频繁,也算是一番世交。
    因此,在王旦面前,向府老仆还真不敢摆架子。
    “不必多礼!”
    王旦下了轿子,摆了摆手,淡淡道:“还不回去告诉你家老爷,开门迎客。”
    向府老仆苦着脸,说道:“回您的话,不是小人不帮您传话,而是在一刻钟之前,我家老爷被陛下召进宫去了。”
    王旦一愣,皱眉道:“那我就在你们府上等他,一直等到他回来。”
    向府老仆苦笑着摇了摇头,迎了王旦入府,让向家大公子招待他。
    就在王旦入向府的时候。
    向敏中也踏进了皇宫内的御书房。
    一进门。
    向敏中就愣在了原地。
    他转身问身后的彭湃,“陛下呢?”
    彭湃板着脸,不冷不热的道:“陛下人在宫外。”
    向敏中愕然,“人在宫外,召见我?”
    “陛下自有陛下的用意。陛下说了,让你先在御书房候着。除了南墙上那一副图以外,别动其他的东西。”
    彭湃冷冷的叮嘱。
    向敏中苦笑道:“这个不需要你提醒……”
    每一个当官的人,心里都很清楚。
    皇宫里,特别是皇帝书房里的东西,不能乱动。
    也许,一个不起眼的小零碎,就可以引起人头滚滚。
    特别是杨七这个杀人不眨眼的皇帝,那就更得恭谨一点对待。
    然而,彭湃不提南墙上那副图还好,一提那幅图,向敏中心里就痒痒。
    他很想在御书房里恭谨的等待杨七回归,可是他的眼神不由自主的向南墙上那幅图上飘去。
    然后,就再也没有拔出来过。
    那是一幅庞大的图,是大燕国所有军卒、密探,一起绘制出的地图,里面详细的记载了大燕国所有的土地,其精准程度,达到了每一个村庄。
    如此详细而又准确的地图,可以说是时所罕见。
    但是,吸引向敏中的,却不是那一张精准的地图,而是地图上用红笔勾勒出的一座座的简笔的府门模样的标志。
    每一个标志下面,都写着一行小字。
    “金陵大学堂……金陵东区育儿院……金陵东区学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