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69章 外婆?-《丰碑杨门》
            
            
            
                
    第(2/3)页
    杨七面对折御卿求助的眼神,耸了耸肩膀,表示自己无能为力。
    开玩笑。
    这个时候看笑话还来不及呢。
    折家二爷的笑话,可不是谁都能看到的。
    不趁着这个机会看个够本,以后也许就没机会了。
    折奶奶一口气把折御卿骂的连连认错以后,才气喘吁吁的停下了。
    杨七很狗腿的帮折奶奶顺了顺气。
    引来了折奶奶一番夸赞。
    折奶奶顺气以后,瞪了一眼还直愣愣的站在那儿的折御卿,“还愣在那儿作甚,还不快去那上好的伤药过来。老婆子要帮七小子上药。”
    “哎哎哎~”
    折御卿如蒙大赦,赶忙跑出了小院子。
    折御勋也在这个时候站起身,躬身道:“娘,儿子先行告退。”
    折奶奶摆了摆手,道:“你去吧。”
    折御勋点了点头,对杨七道:“明早我在府门口等你。”
    杨七愣了愣,点了点头。
    折御勋走了以后,折奶奶让丫鬟们收拾了小院子里石桌上的残羹剩饭。
    杨七陪着折奶奶唠家常。
    折御卿送来了伤药以后,折奶奶屏退了丫鬟们,亲自为杨七伤药。
    杨七有点儿受宠若惊。
    他有种被捧在心尖尖上的感觉。
    上过了药以后。
    杨七就陪着折奶奶继续说话。
    东家长李家短的说了很久。
    折奶奶很喜欢听杨七说的琐事,特别是杨七提到杨家一些琐事的时候,折奶奶就听的格外仔细。
    一老一少,聊到了深夜。
    折奶奶嘴里低声哼着一个小调,让杨七沉沉的睡了过去。
    杨七睡过去以后。
    折奶奶守在杨七的身边,怎么看都看不够。
    临了了,似乎想起了什么。
    折奶奶在她的卧房里,翻箱倒柜的寻找。
    最后在一个隐蔽的脚落,找到了一个木匣子。
    在蜡烛的光辉下,折奶奶打开了匣子。
    匣子里静静的躺着七个巴掌大小的玉牌牌,每一个牌牌做工都十分讲究,上面铭刻着复杂的花纹,看着十分漂亮。
    每一个玉牌上,都刻有一个字。
    雕玉的匠师应该是一位高人,他用藏花的手法,把字变换成了一朵朵的花纹,雕刻在上面。
    因此,一眼看过去,看到的是七朵不同的花纹。
    仔细的琢磨,你会发现,这七个字究竟是什么字。
    平、定、光、辉、德、昭、嗣……
    杨七如果能看见的话,他一定明白这七个字的含义。
    折奶奶摸索着玉牌,一脸追忆。
    许久许久。
    她眼眶通红的呢喃道:“本以为,这辈子都没机会送出去的……”
    折奶奶拿出了那个‘嗣’字玉牌,在手里摸索着。
    看得出,折奶奶准备的这些玉牌,年月越不短了。
    每一个玉牌光滑透亮,应该是经常拿出来把玩,已经上了包浆。
    在匣子的一角,有七条锁链。
    折奶奶用一条锁链,串起了玉牌,轻轻的戴在了杨七的脖颈上。
    看到玉牌戴在杨七脖颈上。
    折奶奶脸上洋溢出幸福的笑容。
    ……
    翌日。
    清晨。
    杨七起的很早。
    起来以后,发现折奶奶趴在火炕上的矮桌上,迷糊的睡了过去。
    他一起身,就发现了脖颈上的玉牌。
    仔细的观察了一下玉牌以后,杨七愣了愣。
    脖颈上的这个玉牌,和佘赛花给他的那一块玉佩上的花纹很相似。
    只不过,佘赛花给他的玉佩,只有这个玉牌的一半儿。
    准确的说,佘赛花的那个玉佩,只有一半儿,并不完整。
    杨七胸前挂的这个玉牌,才是一个完整的玉牌。
    这一刻,杨七几乎可以肯定。
    这个趴在矮桌上,沉沉睡过去的老太太,就是自己的外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