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费苦心二安谈大势-《小时亦识月》


    第(2/3)页

    不过裴继安的话,也就是赵宴的话,沈长安笑了笑,看来赵宴还是不愿意见自己啊。

    “见过裴三公子。”

    “沈公子不必多礼。”裴继安开门见山道,“沈公子想必已经猜到,我请你到此是因为什么了。”

    “恕长安愚昧,并未猜透裴三公子的意思。”

    “京都之人都沈公子精通百家、满腹经纶,我有一问,沈公子能否作答?”

    裴继安并不按常理出牌,这突然的一问问得沈长安忘记了刚开始时的反唇相讥。

    论理,在裴继安面前,自己不过是一个年纪轻轻的后生而已,对方对自己礼遇有加,自己本不该出言相讥,然而他沈长安一生研习百家,独尊儒家之术,对于寻雁楼这种游离在朝廷之外的组织有一种然的抗拒。

    抬了抬手:“裴三公子请问。”

    “大庆开国之初,高祖谋求强国,以四海胸襟面对下,发布旷古奇文《求贤令》,沈公子能否默写出这篇《求贤令》的内容?”

    裴继安伸手指了指书桌上的笔墨纸砚,看向沈长安的目光带着沈长安看不透的情绪。

    沈长安确实也不知道裴继安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高祖发布求贤令这开辟地的惊世之举,尤其是这篇令当时国人一度瞠目结舌,而令后人无不赞其为惊世明君的《求贤令》,相信任何一个读过书的士子,都没有不记得的。

    他当下提笔,在上好的宣纸上哗哗哗将这篇《求贤令》默了出来。

    写下最后一笔,他心潮澎湃,胸中又一次油然而生出一股对高祖魄力的崇敬之情,恨不得生在高祖时期,当他手下的一名谋士。

    见他犹沉浸在文中,裴继安也不催促,沈长安回过神来,十分歉意地朝裴继安施了一礼,“在下失礼了。”

    “无事。”裴继安道,“看来沈公子不仅对这篇《求贤令》了然于心,而且还感触颇深?”

    “然也。”沈长安叹道,“高祖之奇绝,令长安万分折服;一篇《求贤令》,有席卷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读之令人心潮澎湃。”

    裴继安点点头,并未接话,只将手里的一篇文章放到沈长安面前,“沈公子请看。”

    沈长安凝目望去,是前些日子当今圣上发布的求贤令。

    他粗粗地扫了几眼,这篇求贤令他亦是印象深刻,深刻得现在都不愿意再多看一眼。

    他突然明白了裴继安的意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