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嗤!”干瘦汉子嗤笑一声,“俗话说的好,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风险是大,可出了海能回来留下命的,剩下的就是一船的银子,你想想不是不是这个理儿。” 那粗壮汉子猛喝了两口茶水,艳羡道:“听说台州的富贵人家,吃穿用度比之宫中也不差,有的甚至连宫中也比不了。” 瘦子正要答话,外面蓝靛短衫,手抄在袖子里的年轻人从外面推门进来,眼神活络。先朝两人拱了拱手,蹲在大厅正中的红泥小炉前烤了烤,才坐在那副空茶碗面前,小声说道:“打听了……说是年后不等开春,人就要跟着走,怎么样?去不去?” 三人互相看了几眼,瘦子道:“这事说准了?真把握?” “这么捏着嗓子说话难受,走,上我家说去,再让我婆娘烧几个小菜给咱爷们儿下酒!” 三人付了茶钱,前脚跟着后脚出门去了。 向九的耳力,自然不弱于木云,沉吟道:“士农工商,商人的地位最低,可只要离了天子脚下,我看比谁都活的更滋润惬意,有钱能使鬼推磨。” 木云道:“你说咱们家姑娘,不会也想掺一道吧?” 向九眼一瞪,“她?她一个小娘子还想上天是怎么着?不在后院绣花也就罢了,还想下海做生意,她的手能伸那么长?真是……真是……” 向九连连说了两个真是,想了想,忽然兴奋起来,又道:“是真的?若真买了船能下海,我可得好好巴结巴结李虫儿,这是多有意思的事?” 两人吃过饭一个回李府,一个回半边楼。 李殊慈正在焚香习字,有了向九和木云兄妹等人的帮忙,行事要比以前方便许多。至少,大房的一些小动作,已经瞒不过她的眼睛。这几日天色连连放晴,可李姝乔的书信却一封比一封更急,如雪花一般从灵心庵飞到大伯母手中。青鸽在书案旁,轻声读着李姝乔的书信。 李殊慈仔细听着,不过还是一些求周氏去找祖母求情,让她回府的话,庵堂清贫枯燥的日子,哪是她这种贪恋红尘的人能忍受的了的地方。“好了,不用再读了,将信折回原样,照常送到周氏手里。” 青鸽问:“大姑娘这样的信也写了不少,大夫人一直无动于衷,还真是舍得。” 李殊慈如今愈发淡定自如,将周氏的一举一动都看在眼里,“自己的女儿,怎么会不心疼,只不过,她是再在一个时机,现在即便她去求谁也没有用,祖父和祖母都不会轻易让她回来。” 青鸽想了想,“难道……大夫人是在等大爷回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