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自有一股不能言说的不俗气度。 进来之后那仙婆一言不发,只面容肃然地在四房的小院子里看过,神秘地默然掐指。 “嗯,我都明白了。“ 一派了然于胸的淡定。 非晚引她来到明氏的西厢房内,仙婆略行了一礼,便往圈椅上自在坐下,并不客气。 明氏大吃一惊,果然露出诧异的目光,浑浊的眼,无声地打量着这仙婆。 “老太太,”非晚悄悄拉过明氏, “这位仙姑往常只在权贵高官家中走动,普通人看也不看的。京城所有体面的人家她都去过。如今好不容易请了来,还是看在齐安郡王的面子。就请老太太多担待些。” 描的漂亮,实则此人是城外庵堂里的道姑。 据说也确实有些法力。 大英媳妇相请时,事先就做好了功课,故意透露过一些消息。 见非晚暗暗递了眼色过来,那仙婆果然很懂,竭力奉承明氏。 “老太君,我都看过了。原是姑娘们这次受了极大的惊吓,遭了许多罪,我掐指一算,乃是流年不利有小人冲撞。” “那该如何化解?” 明氏慢慢地坐了下来,半信半疑。 “这也不难,只要老太君去庙里做场法事,做满七七四十九日,替姑娘们消灾解难。这自然这得由老太太亲自出面,佛主见了可怜,那才有用。” 明氏一听,便不得劲,不乐意地撇开脸去。 日子太长了,谁吃得消? “只有老太太诚心诚意,可怜可怜姑娘们,姑娘们往后才定然顺风顺水,日后双双找到金龟婿,金玉满堂风光无限,那老太太也自当福寿无边,满身荣耀。” 仙婆画着大饼,就在窗边的椅上坐了下来,也不管明氏答应不答应,兀自利索地掏出小册子与算盘,手指飞快翻动,开始合计。 需要多少银两、多大排面,又要多少人手,日程怎么安排? 一切头头是道。 “仙姑说的是,我记得先前大宅那边的老太太和大伯母,她们也都是这么做的。” 非晚在旁附和,低头若有所思。 不免触动明氏心中往事,眉眼便不淡定了。 身为姨娘,明氏地位既卑微,又尴尬,受大宅压制了几十年,一朝扬眉吐气,那是极不容易,听到这里,便不觉把头高高昂起。 心思自然跟着活络起来。 “这你不必多说,我也是经历过的,这些都懂。你若是敢敷衍了事,以为我好欺负,我还要骂你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