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多线作战的红旗公司-《厨子很忙》


    第(2/3)页

    这款火腿是产自崖上村,崖上村不大,也就是几十户人家,在仔仔细细逛遍了村里的边边角角以后,姚远脑子里就有了一个主意。

    把整个崖上村包装一下,整体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给推出去,好像就容易的多了。

    单独一个火腿生产线,肯定是找不到那么多的借力,而如果把这条生产线藏在整个崖上村改造中,好像情况就能变得不一样。

    到那时来自乡里、县里的支持力度肯定会大的多,稍微加以利用,肯定更容易打出去知名度。

    这样的故事就更丰满一些,新闻单位对这样的项目肯定更重视,如果能把故事讲好了,上个省级电视台估计问题不会大,甚至每准能得到央妈的报道呢。

    在姚远的如意算盘中。这个村子主打的旅游项目就是:乡居几日慢生活,在原汁原味的山村中,过几天慢生活,体验古代盐工的制盐技法、亲自参与火腿制作,这种沉浸式体验就很容易勾起来人们的兴趣,再加上在游山看景的同时,姚远准备用自己的特长,给村里打造几家精品的农家院,用几道精致菜肴把崖上村的名声给打出去。

    这样来的客人在体验了乡居生活以后,要带走的纪念品必然少不了手工盐和手工火腿。

    在宣传崖上村的同时,这里火腿的名声也能慢慢地传出去。

    当然,这是为这款火腿日后的零售市场准备的。

    自己在平城的销售渠道,并不太倚重这款产品的名气,最看重的还是它本身的质量。

    但这并不矛盾,在建立火腿生产线的同时,顺手帮一把当地村民,给当地多弄几个创收机会,这本来就是互惠互利的事情,举手之劳而已。

    这个计划还没有跟公司那边商量,但是想来问题不会太大。

    目前的红旗管理公司运转状况良好,现金流充沛。

    想干这一件大事,姚远感觉自己的底气很足。

    ......

    一家好的餐厅就能当得起一头现金奶牛的说法,每日的营收都是现款现结,收进来的都是现金,这是很多行业羡慕嫉妒的餐饮业的原因之一。

    而红旗管理公司旗下有四十多家农家院,每个农家院经营情况都不错,把这些营收算在一起,每个月能给公司带来三百多万的营收,这当中刨去直接经营成本以后,每个月的利润都稳稳地超过百万了。

    ......

    再到新承接的学校营养餐这一块,十八块钱每份的营养餐别看不起眼,但是架不住数量恐怖,从起初的每天七千份左右的供应量,现在已经做到了每天上万份的规模。

    干砧板出身的余志摩大厨绝对是个成本控制高手,他在胡长功这位生产管理专家的指导下,迅速掌握了营养餐的制作特点,并且把成本控制做到了精准。

    一人份的营养餐标准是十八块钱,如果放在一个黑心作坊里面,这个十八块钱的标准人家可能能做出来十块钱以上的利润。

    但是姚远曾经三令五申,明确规定,咱家的食堂综合利润不准超过百分之四十。

    毕竟供餐的对象都是学生,从学生娃手里挣钱就没出息!

    但是人家余志摩就另辟蹊径,从成本控制上要利润,利用精细的管理方式、精准的投料控制,稳稳的把利润率控制在了百分之四十,一点不过、一点也没亏。

    最重要的是,出去期初刘能兴给甩过来的那几个学校,七千份营养餐以外,还有些别的单位也还主动找上门来,要求提供员工餐。

    就这样,没过两个月,中心厨房每天供餐的数量已经超过一万份!

    这真叫本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