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兵部那边一定全力以赴,就算背负骂名,我们也是冲一个!” 刚好抓住了主心骨,刘启平静中喜色溢于言表,只是简短地轻点头。 不过有勇没谋不行,信念之外还得细节落实到实际,才能确实撑起这新政策。 老百姓为什么乐意前来参军? 说白了,没有实际好处和保障做后盾,光靠豪情没法拉得动人心。 他一方面讲着话,同时将一张早准备好的档册递了过去。 “咱们大晋正式版的《兵役法》,你送兵部细细琢磨,之后尽快推行下去。” 赵括双手接过,下意识打开细看。 一眼扫下来便发现内容详尽迷人,思路大气磅礴。 法案字里行间,对士兵怎么待、应负哪些义务全都摆得明明白白。 历史上从没见过如此细致体贴的规定。 服役期间,士兵每月银钱丰厚。 背后留守的家属照样有特殊补助、可以从庞杂租税节点上彻底免除。 役期满额之后,要么去退役另谋前程,要么继续留在军旅里做职业兵,路数都敞开。 只要是退伍的兵士,既能领一份不低的安家费,未来安排新的工况也有地可落脚。 各式各样的优待,如经商创业如入学乃至人脉资源。 全都能靠“献身军事”这个身份打开一扇新的窗。 其中倘若大战退敌、战场有突出表现,还有爵位封地等待,命途因此大变。 就算不幸倒下了,受伤与牺牲的家庭可以得到国家资助照护。 那份温度能陪他们走人生剩下大半程。 小孩无偿读最顶尖学校。 还有英雄墙上能够记下那些最熠熠生辉的名字,这是百姓最盼望的归宿。 说到底,这一套令军伍与个人乃至背后整个家庭,牢牢绑在了一处。 一朝参军,再无人把这经历和小打小闹划等号。 它已经成为进入主流、改变命数的新起点。 世人若瞥见这样的景象,那幅场面自然是满街惶将。 扑面热望进军营,再难有人把军伍视为沉重苦役。 轰动震撼很难避免,说不定哪天新制刚刚宣读,百姓自己搅翻招兵处的门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