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结果没多一会的功夫,就又不得不停了下来。 “前面的人,你们到是快往前走啊?” 一个赶车的车夫,听到朱元璋的话之后,似笑非笑的问道:“这位老哥,看样子你应该是外地来的吧?” 朱元璋回头看了看车夫后面拉着的东西。 还应该是一些木材之类的货物,所以这人的马车也格外长,至少比别人长出一大截来。 “哈哈老弟你猜得没错,我的确是第一次来燕京。我听说,这边的机会比较多,所以想来找点活干干。” 听到朱元璋的话,车夫的眼前顿时一亮,嘿嘿笑着解释起来:“那就不奇怪了。” “老哥哥你这么叫是没有用的,咱们旁边这些人不是不想动,而是实在没有办法动。” 说着车夫还指了指前面的方向:“你着急,还有人比伱更着急的呢?” “前面肯定是发生了车祸,所以才会堵车。” “这种情况,三天两头就会发生,没什么大不了的。” 朱元璋有些意外的指了指前面:“这里经常都这么堵?” 沉声哈哈一笑道:“以前可不怎么出现这种事,虽然要走城门,不过也就是交税跟入城检查的时候花一些时间罢了。” “后来咱们燕京开始大建设,英王殿下把城墙都给拆了,那个时候可是老方便了。” “连入城税都不用交,想怎么走就怎么走。” 说起那个时候的事,车夫满脸都是向往的神色。 连入城税都不用交,这种事他们以前连想都不敢想啊。 不过很快,车夫就郁闷的道:“不过后来咱们燕京建设的工程越来越多,来往的人也就多了,到处都是拉货的车。” “原本宽敞的路,现在也不怎么够用了。而且时不时的,就会出现一些事故。” “不出事的时候还好,虽然慢一点但是也能走。” “可一旦出了事,那可就有的等了。” “我最多的一次,在路上堵了足足一个多时辰。” 堵车这种事,老朱还真就没有经历过,一时之间还有点好奇:“那咱们就只能这么等着?不能换别的路走么?” 另一边的一个车夫听到这话,立刻来凑热闹:“换别的路也是一样的堵。” “其实为了缓解这事,咱们燕京已经有十来新路都在修了,只是暂时还没有通车而已。” 刚才跟朱元璋说话的那个车夫摇摇头叹气道:“其实就算修了,也缓解不了多少。” “十几条路,听起来似乎挺多的。可你想想啊,这十几条路,可是分布在燕京周围呢。” “对咱们这些人来说,其实也就是多了一两条路走而已。如果去别的路走,说不定比堵车还慢呢。” 这两个车夫隔着朱元璋,你一言我一句的直接就聊了起来。 朱元璋都无语了,这两个人怎么这么能说呢? 感觉跟他们比起来,朝堂上那些口若悬河的大臣们,都算是沉默寡言的了。 “既然这边出了事,那朝廷就不派个人来处理一下么?” 两个车夫你一言我一语的给朱元璋解释起来。 “朝廷当然管啊,要不然你以为我们有心情在这里聊天么?” “为了处理这种事,咱们燕京这边还专门成立了一个衙门。” 朱元璋的眼角,情不自禁的挑了挑。 成立新衙门这件事,他还真就没有听说过过。 一个全新的衙门,这其中牵扯到的问题,可是方方面面的。 就连他想要成立新衙门的时候,也要多方的权衡利弊,小心斟酌。 结果自己这个弟弟,说成立新衙门就成立新衙门了? 这种事,竟然没有上报给他。 可以说,如果做这件事的不是朱瀚,随便换成另外一个人。 哪怕他就是有天大的功劳,朱元璋也肯定容不下他。 两个车夫可不知道,眼前跟他们侃大山的,可是当今的皇帝陛下。 依旧口若悬河的说着:“咱们眼睛这边成立了一个交通捕快大队,据说是专门负责处理这些问题的。” 另一个也道:“前面具体什么情况看不出来,不过现在应该已经有人去处理了。” 朱元璋对他们嘴里冒出的新词来了兴趣:“这个交通捕快大队是什么?专门管理交通的捕快?”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