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刘申弘,你先安排学生们安顿下来。” 虽然这些人都已经毕业,可在朱瀚的眼里,这些人永远都是他的学生。 有的时候他甚至都感觉。 这些孩子,依旧是以前那些毛躁的小子。 “是,王爷!” 刘申弘下去安排学生们。 朱瀚顾不得旅途劳累,带上几个侍卫,直奔燕京城而去。 这一路之所以走的这么慢,除了锻炼这些学生之外,还有另外一个目的。 趁着他们还没到燕京,他想先查清楚燕京的状况。 毕竟有些东西。 如果他以王爷的身份去看,那是绝对看不到的。 李善长暂时坐镇应天府,进行前期的统筹工作。燕京这边,现在主要是刘基在负责。 他的能力绝对是有,只不过刘基毕竟只有一个人。他能管得了自己,却未必能制衡得了燕京的文官集团。 锦衣卫汇报给朱瀚的结果,他其实非常不满意。 他也不会相信锦衣卫的一面之词。现在,朱瀚就要亲自看看,锦衣卫汇报上来的东西,究竟是真是假。 刚刚进入燕京,朱瀚的眉头就皱了起来。 对于燕京的建设,不论是朱元章还是朱瀚,都有一个相当宏大的规划。 按照他们的想法,是要把整个燕京推倒重建的。 原本现在整个燕京城,几乎都会变成一个巨大的工地。 可是现在…… 燕京城固然是繁华热闹,街道上行人车马穿梭如织,街道边也能看到许多的小商贩。 可朱瀚从这些人的脸上,却看不到丝毫的希望。 这些人给他的感觉,就像是他拉着自家大哥造反之前,麻木的生活在蒙元统治下的普通百姓。 最近几年,大明一直在极速扩张。 百姓的日子虽然越来越好,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因为疆域太过广阔,有些地方难免照顾不到。 这一点,朱瀚也不是不能理解,不论什么事,都要一步一步做嘛。 但是这种情况发生在燕京,那就比较严重了。 现在整个朝廷都在支援燕京的建设,大把大把的银子,不计其数的物资,都在往燕京送。 许许多多的工程,都正在筹备着准备开工。 这些工程能带来的工作,至少能养活上百万人。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现在的燕京城,应该是一个遍地是机会,到处都能赚钱的黄金之城。 绝对不会像现在这样,一潭死水。 朱瀚随便挑了个小摊,拿起一个做工比较粗糙的瓷瓶:“这个瓷瓶多少钱?” 虽然是微服私访,不过朱瀚这一身穿着,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家。 小贩双眼放光,立刻卖力的推销起来:“这位老爷您一看就是有眼光的人,小人这里的瓷器,可都是景德镇的上品。” 朱瀚听的是哭笑不得,他手里这个瓷瓶,如果真是景德镇出来的,他们的牌子就该砸了。 “你就直接说多少钱吧。” “五……”小贩一边说,一边观察朱瀚的神色。见他一挑眉,立刻改口道:“四百一十文,您看怎么样,这个价格绝对优惠。” “行吧。”朱瀚忍俊不禁。 这个价格别说景德镇的瓷器,就连景德镇的瓷器的碎片都买不来。 老板找盒子包瓷瓶的时候,朱瀚假装选购其它商品,有一搭没一搭的跟小贩闲聊。 “老板贵姓?” “可不敢当,笑的免贵姓赵。” “原来是赵老板,您今年贵庚啊。” “小的四十有六了。” “方便打听一下,你这样一个小摊一个月收入几何?”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