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我断定凶手就是幸存者之一,他对别起命案的第三者是没有恨意的,凶手最初的目的只是想掩示自己的罪行,让警方相信幸存者虽在案发现场却没有嫌疑。当然,他既如此痛恨他的配偶,也一定痛恨配偶的出轨对象,那他为何放过了插足他婚姻的人呢? 我认为凶手根本不知道他的配偶的出轨对象,他很可能只知道有这么一个人存在,但却察不出究竟谁是第三者。 所以他才没有加害第三者,因为他得维持‘连环凶案’的特性,误导警方。而且我还断定,凶手现在的心态已经彻底发生了改变,他不再害怕罪行暴露,他觉得他的犯罪行为应当成为大众所认定的‘英雄主义’,为了满足这样的心理需求,凶手还会持续犯罪,如果我们坚持错误的侦破方向,必然会造成更多的公民遇害。” 许卿生发现局长显然很重视沈嘉木的分析,因为他几乎充耳不闻那位马组长义愤填膺的指控,针对“错误的侦破方向”几字不断的责问沈嘉木有何真凭实据,局长甚至看都不再看马组长一眼了。 不过,也没有立即决定是否并案。 沈嘉木倒也理解局长的难处,当回九曲镇的途中,告诉卿生:“我不知道百年之前的情况,但现在舆情对司法不无影响,如果我们要将嫌犯锁定在幸存者身上,甚至在必要时对幸存者施加强制措施,同为受害者的幸存者必然会引发社会大众的广泛同情,命案如果能及时侦破还好,要是仍然没有进展,甚至还在持续发生,特上局将会遭到舆情的抨击和质疑。” 许卿生不懂体制内的厉害关系,但她很佩服沈嘉木的果断。 世上多的是事不关己就坐视旁观的人,因为他们就算不作为也完全不会受到谴责和惩罚,比如沈嘉木就完全可以置身事外——就连张洁遇害一案,实施罪行的凶手显然并不如1213案的凶手小心谨慎,这个案子由地方警署经办也能快速锁定施迁这个嫌疑人,就算移交特上局,也应该由二组接手,能不能侦破那就是二组必须承当的压力了。 但沈嘉木却非要争抢这个烫手山芋,挑战对于分析连环凶手的犯罪心理更具权威的马组长,这不仅需要魄力,更需要强大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他是一个好警察。 “卿生,你真的让我刮目相看了,这回连我都没有注意到凶手放过第三者的细节。”沈嘉木却说。 许卿生汗颜了:“这其实是莫勿留意到的细节,我倒是并没太注意,就刚才忽然想了起来。” “莫勿?这人还真有些意思。”沈嘉木笑道:“他的专业不是地理学吗?” “他从小就爱看悬疑小说。” “所以是他影响了你?” 许卿生:…… 她扭头看向机窗外:“这个爱好本来就很有意思,我受影响不奇怪吧。” 沈嘉木一本正经地点点头:“秋鸿其实也很喜欢文学,不过我倒没有受她影响,我只看专业书籍。” 下午三点,莫勿已经早早的等在卿生的客厅了,听卿生问起乔娜,莫勿这回倒是心平气和:“没多大事,我看她脚腕已经消肿了才回的,这不我明天有课吗,今天还得准备课件,这回她倒是挺体谅我的,你那边怎么样?” 许卿生便说了今天发生的两件大事。 “居然是穿越到了百年之后?”莫勿也很吃了一惊,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就真察不到我们留下的哪怕半件事迹了吗?按理说我们两个都会有作品传世啊?仿佛很不妙啊?我们难道都混了个碌碌无为?对了你往你家花田的银杏树下埋了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