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滴!滴!!滴!!” “空袭警报!!检测到不明战机进入防空领域!!” “空袭警报!!.” 169旅天网总指挥室内,数百平方的面积,四周屏幕集体爆红,刺耳的警报声不断传输。 突如起来的变故,让周围的工作人员都是一怔,红军还真来了? “关闭警报音,锁定战机位置,传输火控系统。” “电令各单位做好战斗准备,一切照预案计划进行。” “是,参谋长。” 陈铭果断下达指令,平静的看着空袭警报引起的动静,内心却长舒了一口气,来了就好啊。 怕的是你不来。 如果刚才下令灭掉红军的渗透小分队,那就没有现在空袭的掩护了。 与其果断干掉敌人,重新熟悉或者判断对方下一步的部署,不如留着诱饵,来一场更为直观的博弈。 可这一切都源于陈铭的推测,并没有实际情报支撑。 能来,那就说明他推测的依据是对的,红军联合的几位指挥,也很清楚天网系统必须摧毁。 否则,后续的进攻一定会受阻。 指挥室内,一群工作的同志紧张盯着屏幕,诱敌深入,挖根追源可不是没有风险。 22架武直19的突袭,除了空突旅有这实力,谁还能轻松安排这么大规模的空袭行动? 诱敌深入,一旦失误,这么大规模的空袭足以打垮牛头山三分之一的火力部署。 可陈铭没有选择,红军也没有选择。 他们需要熟悉天网,需要安排突袭为后续主力进攻,铺平道路。 而陈铭也不能真让他们海陆空三方集合完毕,必须断掉最具威胁的搅屎棍子—空突旅。 双方各有打算,陈铭没见过红军的指挥官,可交锋已经开始。 陈铭伫立在指挥室内,看着雷达锁定的位置,不断深入腹地。 红军22架武装直升机进入蓝军领空。 依照天网系统的反应以及锁定速度,加上陈铭的提前判断,想要拦截并击毁这些红军的战机,很容易。 但陈铭没那么做,他要刻意营造出蓝军将重心放在海防上,内部准备不足的虚像。 因为这正是红军得到的情报,要不然,陆战队绕行干啥? 不就是笃定蓝军内部,准备没有那么充分,有空子可钻嘛? 否则,也不会贸然派那么大的分队,尝试进入内部破坏。 天网指挥室警报响起的一刹那,各营同时联动响起防空警报。 直升机可不是强击机,飞行速度没那么快,刚刚进入蓝军区距离驻地还有几十公里,总要给他们一些深入的时间吧? 营区内一片“大乱”,各种集合的口哨吹响,大声呼喊集合的声音传出。 按照指引,已经抵达特战营附近的红军小分队,密密麻麻的人群听到动静,急忙蹲下身子,侧耳听着蓝军营区内的紧急集合。 一个个红军战士嘴角露出一丝笑意,难怪一路赶来这么平静,原来蓝军只对海防下功夫,内部都在休息啊。 没有防备更好,这样空袭引起的动静就会吸引更多的注意力。 他们能活动的空间更大,破坏的机会也就更多。 带队的蛙人连长杨乐,趴在低洼处,眉头紧锁。 盯着蓝军营区的动静。 他当然知道蓝军为什么行动,蛙人分队出发前,红军联合指挥部就已经制定了今晚的渗透破坏计划。 计划内容很简单,蛙人分队负责进入蓝军内部,红军空突旅负责在外围搞出动静,吸引蓝军的注意力。 从而让他们在蓝军腹地找到并尽可能破坏天网的组成。 计划前期很顺利,他们也根据天网信号强弱不同,绕行了大半天,终于看到蓝军营区。 出发前直觉告诉他,蓝军不会懈怠,海防有人,并且规模不小,内部不应该没有准备。 可现在,附近几个营区都在紧急集合,这又不像有准备的样子啊。 杨乐一时有些拿不定主意。 他哪里知道,从他们小分队进入蓝军驻地开始,就已经在龙牙和天网借助信号电磁波信号强弱的引导下,来到目前所在的位置。 自身所率领的几百号人,在蓝军指挥部眼里,就是一块煮熟散发着香味的肥肉。 之所以没吃掉他们,就是为了让他们看到蓝军内部的“无准备”,释放信号给红军的空袭部队,让对方深入。 陈铭早一个小时前就布置好了。 除了特战营和附近两個直属营驻地有人,其他驻地内早就空了。 口哨以及集合,都是留守的战士在配合,如果能进到营区里面观察,就会发现每个营集合的总人数连两个排都没有。 其余的主力除了三团在做海防,一团二团早就封掉了红军的撤退路线,连远程炮阵都准备好了。 就等他们深入。 蛙人连长杨乐挥手安排其余人原地待命,他则是带着几人悄悄跑到前方蓝军营观察,看到上百辆全地形车从营区内有序出发。 汇集成洪流朝着远处机动,杨乐的思绪有些动摇。 难道蓝军真没准备?!! 那这可是大好的机会啊,凭借他们二三百人,才有多大的破坏能力? 如果能把后方的直升机引到这里,隔着十公里,只要提供准确坐标,就能大面积摧毁蓝军的驻地。 彻底打乱他们的内部部署,只要内部乱了,驻扎在海边的蓝军部队就必定要分出精力回防。 那在海面上一直等待机会的海军陆战第四旅,岂不是可以提前发动进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