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陈铭提起背包从班车上下来,伸了伸懒腰袁店镇路口,距离磙子营村不过一公里左右,步行回去倒也不远。 下车后。 由于周围没有密集高大的建筑遮挡寒风,猛的从班车上下来,一股冷风夹杂着淡淡的火药味扑面而来。 陈铭紧了紧衣领,大步朝着村里走去。 远处。 一群半大小子凑在一块,正堵在路中间,拿着爆竹放炮仗。 “砰。” 黄色的陶瓷破碗被炸六七米高,吓得熊孩子四散跑开,把周围路过骑电车的大人都惊得刹车,嘟囔着嚷了几句,无非就是注意安全之类的话。 看到这一幕,陈铭笑了笑,平凡就是福,乌盖山临近过年却遭受泥石流灾害,今年这个新春,他们苦了许多。 相对来说,家乡的宁静,才是人民最渴望的生活状态。 听着爆竹声,陈铭提起背包,从一群孩子中间路过,其中一个刚放完窜天猴,虎头虎脑的小子盯着他看了一眼。 怯生生的又绕到身后观察了一会,陈铭感觉到了,却没有打招呼,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他大多都不认识。 只当他们是遇到生人的好奇。 可走了十几米,虎头虎脑的小家伙还在后面跟着,陈铭止住脚步,正准备问问他跟着自己做什么的时候。 小家伙突然双目一亮,大喊道:“你是铭哥?” “哥,你怎么回来了?二叔和二叔母说你当兵过年回不来啊。” “铭哥?二叔,二叔母?”陈铭盯着小孩看了几眼,越看越感觉熟悉,这小家伙跟自己三叔陈强水长的很像,都是那种特别壮实的类型。 “伱是鹏鹏?三叔家的鹏鹏?” “是啊铭哥,你终于想起我了,哈哈。”鹏鹏激动的冲过来抱住了陈铭,拉着他就往村子里走。 “太好了哥,你回来过年了,二叔还有我爸经常提起你,我也在视频投影上见过你,还有你在部队拍的照片,我今天还见到了。” 陈铭感慨的跟在小家伙身后,也不怪他认不出来,三叔一家,一直都在县里做水产生意,很少回来。 以前年龄差距大,玩不到一块,遇见了也不怎么打招呼,这又是几年没见,认不出来太正常了。 “鹏鹏,今天回来是三叔带你回来的?” “是啊,哥,赶紧回去,今天咱们村可热闹了,各家各户都跑到外面找温爷爷家写春联,村口排了好长的桌子。” “大人们都在那排队呢。” 写春联?!! 陈铭微微一怔,这才想起磙子营的确有这种集会,倒也不算啥习俗,村里有家姓温的老爷子,毛笔字写的特别漂亮,据说年轻时当过官,后来又去当老师,总之经历挺丰富,一开始只是人家自己家人写,自己贴。 支张桌子在门口,给左邻右舍也写一写,不收钱图个热闹,可慢慢就变成了全村的人在这一天过来找温老爷子写春联。 村里有会毛笔字的老一辈都会出来活动活动,确实热闹的很。 陈铭越想,心里越痒痒,要说炸丸子,炸年糕他还真不行,顶多能看个锅,烧个火,可要说毛笔字,他自信还真不输温老爷子,甚至更胜一筹。 以前做体校训导主任,唯一的爱好就是练习毛笔,年轻的时候就开始练,只不过那时候没钱,就拿着毛笔蹲在水泥地上蘸着水写,往往一写就是一下午。 后来有收入了,就自己制作墨水,买生宣纸练习,那时候体校经常搞活动,大多都是他动手写标语,当初在市里书法圈,他的毛笔字都算小有名气的一类。 “快快快,哥,看到没?就在那。” 到了村口,鹏鹏指了指远处聚堆的人群,大喊道:“我爸,二叔他们都在那排队呢。” “走,哥,我带你去找二叔。” 小家伙说着,撒开手就冲着村里跑,人还没进村,嗓门就传开了。 “爸,二叔,快看谁回来了,铭哥,我哥当兵回来了。” 大嗓门这么一嚷嚷,很快就吸引村里的人朝这边看过来。 陈铭本来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来磙子营,他都没准备好呢,被这小子大嗓门一吆喝,好家伙,数百口子人目光齐刷刷望过来。 村口CBD交流中心,几个老头老太太也望向这边。 绕是陈铭见多识广,脸皮够厚,这时候都有点虚了,毕竟,他面对的不是陌生人,是原主从小到大生活的村庄啊。 “呀?!真是陈老二家的孩子回来了?” “看看,啧啧啧,看看人陈家小子现在多壮实,走路都带风。”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