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所有人都知道,本场比赛罗西会出场。 而且十分确定,一定是在下半场。 但他却在比赛刚开始,就在场边热身,这一举动,吊足了球迷的胃口。 没有比罗西在场,更让人安心的了。 但这是对手的噩梦。 我方比分自带1:0,敌方失球+1。 老顽童海因克斯,玩起心理战也是溜得一比。 在罗西受伤的日子,他在欧冠赛场的压力,是前所未有的大。 如果自己再年轻十岁,这点压力对于他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少一个人,球队照样顺畅运转。 可他没有很多精力再投入比赛和球员中。 所以,海因克斯更加愿意去依赖球星的个人能力。 罗西,是他值得信赖的球员。 就像当年信任罗贝里一样。 现在各队主教练压力这么大,谁不想撒撒野。 海公公也想撒野。 曼联开出界外球后,一直没有机会攻入拜仁威胁地带,只好先在中场传球。 没有了卢卡库在前端摧城拔寨,曼联的边路传中根本毫无威胁。 但长期的控球,绝非索尔斯克亚手下这支曼联所长。 拜仁很快用积极的跑动压迫,逼对手交出球权,曼联旋即转入防守。 三名后腰,保证了防守强度和拦截能力,拜仁一时间也攻不进去。 海因克斯立刻做出调整,左后卫阿拉巴前提,参与进攻,阵型变为3-4-3。 没错,学习能力很强的海因克斯,把瓜迪奥拉的三中卫体系搬了过来。 马丁内斯作为拖后后腰,和三名中卫形成一个3+1的传球区域。 第10分钟,拉菲尼亚边路直塞,基米希回撤接球过程中,没有停球,而是半转身,继续将球直塞边路。 正是这样的一脚传递,让右边锋哈梅斯,在边路得到了1v1的机会。 哈梅斯在边路持球推进的同时,左脚外脚背拨球内切,晃开阿什利-扬的防守,将球横敲中路。 在这里接应的是中锋莱万。 穆勒在他掩护下,从中路直插禁区。 但莱万并没有选择转身直塞,因为斯莫林正在他身后严阵以待。 他背身拿球,向另一侧半转身后,传给左路无人防守的科曼。 曼联另一名中卫林德洛夫立刻补防,但还是晚了一步。 科曼将球再次传到中路,包抄到位的穆勒形成单刀,轻松推射球门右下角。 德赫亚尽管做出了极限反应和扑救。 但穆勒的射门太近了,只能在落地后扭头看向球门,目送皮球直奔死角。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