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巅峰时期的曼联王朝,边路速度和力量对抗,是他们最显著的特点。 弗格森对于速度是非常痴迷的,不论是当年的左路之王吉格斯,还是葡萄牙球星C罗, 又或者是后来“暗黑四天王”纳尼、瓦伦西亚、阿什利-扬和维尔贝克,都是速度突破俱佳的球员。 他就喜欢用两条边路快速突击,然后再长传冲吊、下底传中或倒三角传球,攻击对方球门。 弗格森战术体系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他从来不使用前腰。 他认为前腰这样的技术球员太过于完美,实在太难找,干脆不用了。 替代的方案就是进攻时把后腰前提一个出来,协助一下前场中路进攻。 所以曼联的双后腰,都必须是攻守俱佳的球员。 而出身在这套体系的索尔斯克亚,完美地继承了恩师弗格森的战术。 以曼联如今的人员结构,索尔斯克亚很难实现“两翼齐飞”的战术构想。 所以他阵型上做出调整,让边后卫改打边翼卫,利用他们的速度,实现在边路飞驰的目的。 为了能让反击效率更高,速度更快,索尔斯克亚将防守重点从后场前提中场。 在中场构建密集防守,一旦断球,两个边翼卫能立刻前插。 这也符合当下最流行的高位逼抢战术。 索帅富有激情地在场下指挥,双手不停地向前挥舞,示意球员要大胆进攻。 曼联的开局,也正如他赛前安排的,中场拼抢积极,边路来回冲击,让人热血沸腾。 这才是红魔曼联啊! 回来了,球迷感觉所有的一切,都回来了! 拜仁球员在面对曼联的狂轰乱炸,并没有惊慌失措,而且耐心寻找自己的节奏。 顶住曼联的三板斧后,海因克斯示意球队进攻。 曼联的中场有拼劲,活力十足,但要比起多特蒙德,还是稍显不足。 拜仁都能打多特蒙德6:0,还怕你曼联? 罗西游弋到边路接应,拜仁从后场三两下传递,就打穿了曼联的高位逼抢。 曼联边翼卫快速回防,形成5-4-1的防守阵型,严阵以待。 【好快的攻防转化,曼联打出了久违的气势!】 【这些年轻小将的身上,背负着王朝复兴的重任。】 【喔,曼联中场断球,反击了!】 【弗雷德带球加速,真是快啊!】 【胡梅尔斯铲球!】 【禁区线上摔倒了,会是点球吗?】 在哨音吹响的那一刻,双方球员立刻围了过去,给场面增加紧张的气息。 主裁判双手平平朝两侧推开,示意所有人推后,然后判罚直接任意球。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