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人文精神大讨论-《我真不是个文青啊》


    第(1/3)页

    第474章  人文精神大讨论

    “你那里来往都是娱乐圈的人,俊男美女,我一个残废有损你们公司形象,我在红军这小酒馆就挺好,自由自在。”王献民说完,下意识向吧台那边看了看。

    小芳正在吧台里整理东西。

    既然王献民坚持,郭前进也就不勉强,这才说到正题,让夏红军帮忙谱几首曲子。

    没想到夏红军一口答应。

    既然赵季平不愿意,那我就不客气。

    那首《一生所爱》还有唐僧恶搞《only  you》不能放过吧?

    日子又恢复平静,夏红军的心思又转移到翻译唐诗上来,他已经将一部分翻译好的诗稿寄给美国的宋蓁蓁听取她的意见。

    女孩在回信中除了谈翻译唐诗的事,还提到了她们诗歌社团所办的诗歌新闻组,兴奋告诉夏红军说现在新闻组规模越来越大,还收到在旅欧的华人诗歌。

    “大家可以随时发表自己的诗歌,还可以评论讨论,可热闹呢,喂,什么是能在新闻组里见到你的诗歌呢?”女孩在回信中写道。

    如果只是学术讨论倒也简单,说上几句自己的观点也无妨,但他知道这场争论慢慢就会超出学术之外。

    会议一直进行到下午六点才结束,一散会夏红军没有回家,开车直奔王朔的家里。

    既然让发言,大家都各抒己见。

    明天下午?

    反正这种会自己就是凑个数,有我不多没我不少,可参加也可不参加,夏红军就很少跑去开会,以各种理由搪塞过去。

    看打听不出来什么结果,夏红军只好作罢。

    于是他笑着说道:

    见王朔这个态度,夏红军也没法再说下去,总不能说你马上就要倒霉,有关你的小说改编的电影,审核统统同不过吧?

    吃完饭,夏红军就告辞离开。

    等夏红军走后,沈旭佳埋怨其自己老公,别一天太高调看谁都不顺眼,做人谨慎点,就像夏红军那样。

    要等普及也得97以后吧?

    不过,夏红军按照女孩的要求还是写了一首诗寄了过去:

    矛盾主要集中在一是王朔的痞子文学,二是张艺谋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等商业倾向。是不是想文章中所说的:文学已出现危机,公众文化素养的下降,人文精神素质的持续恶化,暴露了当代中国人文精神的危机”。

    海岩看到夏红军一个劲儿往自己家搬各种古董家具,也学着样子,缠上马未都。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