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外交手段-《崇祯中兴》
第(2/3)页
到如今,不也是最近才给了一个太子太保、三省督师的衔吗,连个世爵都没有。
你现在把为国家打仗的事摆到谈判桌上,用你自己的劳苦功高来要挟朝廷必须给你等同的条件,这一点皇帝绝对不会答应,因为他一旦答应,那九边为国死战的将校士卒都会炸锅。
你和我说说,一条命怎么算,算多少钱合适?
宁锦的士兵死了一批换一批,从万历年李成梁那时候开始就开始时常拖欠辽饷,到现在都快六十年了,能不哗变完全就是因为从将军到士兵,上上下下的心中都还有那么点家国情怀牵绊着没去投建奴当汉奸,觉得为国而战那是应该的事情。
你说现在闹出你这么一档子事出来,辽东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大头兵、泥腿子出身的百户、总旗该怎么办。
皇帝也怕他们伸手问朝廷要打仗的酬劳,怕他们一个个也惦记着列土封疆啊。”
不患寡而患不均是人性,朱由检最擅长的就是利用人性来夺权,又怎么可能不在这一点上防微杜渐。
所以,他宁愿跟郑芝龙打到头破血流,也绝不会答应郑芝龙割据台湾的条件。
朱由检必须要给边疆作战的士兵们一个交代!
给天下为国家死难的军人们一个交代!
这个交代,就是一碗水端平。
仅此而已。
见郑芝龙沉默下来,熊文灿便叹出一口气,继续规劝道。
“朝廷现在的条件是,可以先封你为福建副总兵,兼领澎湖水师提督,然后等你赶走了荷兰人,朝廷论功行赏,会加你台湾知府一职,封伯封侯也是指日可待,但这些都是以论功行赏的名义给的你。
如此,你便是天下将士的标杆,可以激励军心,让天下儿郎以你为榜样,从此奋勇作战,为国效力。
坏事也就变成了好事。”
郑芝龙听的极其动容:“看来倒是弟弟小看了北京的那位皇帝,心思竟然如此之深,考虑的竟然如此周全。”
“你最好莫要小觑陛下。”熊文灿提醒道:“现在咱们头上的这位可是个雄主,不敢说能比太祖爷,但在我看来,怕是已经能和成祖爷相媲美了,或许军功韬略尚犹未及,但在这心机谋划上,胜上一筹。”
“言过其实了吧。”
郑芝龙不敢相信:“皇帝才多大。”
“莫以年纪论英雄。”
熊文灿摆手,不再纠缠于这个话题:“总之朝廷的话、陛下的想法我都给你带到了,怎么选还是你自己拿主意,但是一官,你要好好考虑,好好想想为兄的话。
如今东南沿海的局势,你的实力的确要占据上风,要不然朝廷也不会主动拉下身份招安于你。
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何况我大明朝一个富有四海的国家。
而今中央只是式微还没有垮台,等到陛下真个拨乱反正、重整河山的那一天,我大明朝依旧国势盛隆、如日中天。
到那个时候,你今日之错误抉择,便是侮辱社稷瑞霭、轻蔑朝廷尊崇,晚景未必能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