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副院长讲完,现场学员的气氛被调集到了最顶点。 该陈钧上场了。 接过话筒,而后扫了一眼站在远处朝这里张望的丰校长,以及一众穿着便装的老领导。 再看看台下一张张面孔朝向自己,说实话,绕是经历过诸多大场面的陈钧。 在这一刻,也有些心慌。 这种慌不是害怕,而是丰校长力挺他担任副总队,不仅将他介绍给学院毕业的前辈,还站在这里为几千名学员讲话。 其中的压力,不言而喻。 台下这些人,未来可都是陆军,武警,火箭军部队的指战员。 这份荣光,陈钧没有任何付出,仅仅是来了趟学院而已,就可以站在这里。 他受之有愧。 “同志们,先做下自我介绍吧。” 陈钧缓了缓神,这才拿起麦克风递到嘴边,声音昂扬中又带着几分谦逊。 “我叫陈钧,于2016年6月毕业于西京陆军边防学院,很荣幸今天可以站在这里,跟大家见面。” “记得2012年刚入校时,那时的我还是一个刚刚穿上军装的小伙子,对即将到来的军旅生涯充满了期待,但又切实的感受到了迷茫。” “我记得很清楚,真正给我信念,让我坚定未来的,是我当时的区队长李钊同志,所讲的一番话。” 台上的陈钧提到李钊,倒是不打紧。 可台下某个队列前方的一名上尉,却突然挺了挺胸膛,似乎是生怕没人注意到他似的。 陈钧没有注意到李钊的位置,只是继续说着。 “当时的区队长说,我们人的一生有很多颜色,每个人都应当是五颜六色,但作为军人,我们最庆幸,也是最自豪的是,我们拥有了军装上这一抹松枝绿。” “军装,是我们军人的灵魂,是人民心灵的寄托,是国防对外展示时最大的厚盾。” “我们应该为成为一名军人而自豪。” “这句话,我一直记了六年,记到了现在。” “这六年里,让我对军人的理解更深了。” “同志们,阅兵是什么?” “阅兵是展现我们军人的精气神,展现我们军人风采的时刻。” “阅兵场上龙腾虎跃的是军人,边疆海防严阵以待的是军人。” “我们是军人,但我们更是人民子弟兵,军民团结方能筑成铜墙铁壁,众志成城,方能对敌人布下天罗地网。” “同志们,作为一名军人,作为一名指战员,你们做好上台检阅的准备了嘛?” “我们听从祖国的召唤,时刻准备着!!” “我们听从祖国的召唤,时刻准备着!!” “杀杀杀!!” 一声高过一声的回应,同样也是台下学员对陈钧口中军人,最好的回应。 吼声阵阵,直冲苍穹. 。。。。。。。 14日清晨五点,阅兵仪式要开始了。 终南山基地再一次迎来最热闹的时刻。 这天才刚亮不久,基地门口就已经被围得水泄不通,有些是西京本地的媒体闻讯赶来,有些是西京的居民,慕名而来。 原本诺大的训练基地,许多地方都被围上了警戒线。 不围不行啊。 军事学院很多活动都是对外公开的,现场若是不加以管制的话,有些民众怕是都要拿着手机,冲到阅兵训练场近距离拍照了。 随着时间慢慢推移,占地十几万平方米的椭圆形训练场四周,一个又一个方队就位。 升旗台上,过来参加此次阅兵典礼的校领导,以及退休的老领导也陆陆续续就位。 伴随“锵”的一声脆响,利剑出鞘,划破长空。 训练场上国旗开始缓缓升起。 雄壮的国歌声响起,所有方队战士,校领导,以及围在远处的民众,齐齐看向冉冉升起的国旗。 六点整。 三辆敞篷式吉普车从基地另一侧缓缓滑进训练场。 排头车辆站着的是陆军边海防学院院长丰宏毅,他身穿军礼服,挺直腰板站在车上,目光注视着前方的队列。 而第二辆车上,正是同样换上军礼服的陈钧。 这一刻万众瞩目。 这一刻,陈钧的身躯也挺如标枪,缓缓入场。 而第三辆车上,则是一部分作为观赏团的几名校领导。 他们的入场,也意味着仪式开始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