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三百三十七章商讨任命,接替营长 国庆练兵过后,整个集团军下属所有单位,统一开启强训模式。 练兵中出现的纰漏,不足,在复盘大会上被骂的没皮没毛的单位一号。 回来后那还能没点动作? 2016年11月底,到12月初就是今年士官群体退伍或集中转业的时间段。 因为一场练兵,各单位表现不佳的情况下,留队名额大幅度缩水,为了拼仅剩的名额。 训练场上随处可见跟时间赛跑,跟瞌睡厮杀,想尽办法把专业技能搞精通的老兵,只为留下争取那仅剩的名额。 别的单位在训练场上都能这么卷,一营这边更拼。 大练兵过后,陈钧整顿一营时,除了内部组建稽查组,更是将各连的月底考核细则都给列了出来。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提升部队战斗力是训练工作的最主要目的,训练和作战本就不可分割。 而研究合成营作战运用方法,就是为合成营战术训练考核而服务。 陈钧将考核内容笼统的归为三类,一是研究合成营的任务,比如全营在进攻和防御中担负的任务。 二是研究合成营的战斗编组,说的直白点,就是支援力量和主战力量,配合的方式。 三是研究武器装备的使用方法,比如炮连榴弹炮,火箭炮配置阵地位置,装甲协同如何加强等等。 在考核过程中,围绕主要问题进行重点演练,反复演练,并且积累演练数据,为作战问题研究提供支持。 以前营里为了训练,其他方面接触的很少,对专业技能的要求,也像是赶鸭子上架似的,只学眼下够用的就行。 考核内容很少训,甚至有的干脆就不会。 陈钧这猛的把考核细则公布下去,有不少连长直接就懵了,可懵也不行啊。 全营整顿那可不是闹着玩的,从干部到士兵,必须咬紧牙关的坚持,别的单位为了争抢那仅剩的留队机会,跟时间赛跑,跟瞌睡厮杀。 一营这边各连长为了在整顿期间带头,那更是发狠,白天练,夜里练。 合成营考核方面很多都是冷门科目,那就想尽办法给自己提精神,一天只睡五个小时,扇耳光,吹冷风,拿冰水洗脸,头磕桌子,掐大腿。 各种啃专业现状,都能在一营训练场上看到。 内部针对仪容仪表,内务整理更是严格,出门即列队,要求就是两人成行,三人成列,四人成方,五人以上必须有带队。 不足七人成单列,七人以上成两列。 既然说是整顿那就不可能雷声大,雨点小。 整顿没有战备那么累,但绝对比战备期间要紧张的多,稍不注意就会被抓住扣分。 这不,10月10日,也就是国庆练兵结束一周后。 赵子恒,林金华,陈钧,梁科翔这四个营党委的干部,还一个個拽着大步,开始在各连公共区域抓卫生。 每个连队随机抽查几间宿舍抓内务。 这还真不是说几人吃饱了撑得没事干,专门过来找事啥的。 本来这种事情,在新营组建初期就应该严抓,但那时候旅里盯着,军里催着,战区还急着给他们换番号。 试点单位初期组建,整个就像是被架在火炉上烤着一般,重心在成绩不在整体。 内部纪律那就只能先放一放。 先紧着单位,行成一定的战斗力之后再说。 如今一营已经初步具备协同作战的能力,各连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出不俗的协同配合。 不说试点任务大功告成吧,至少也算是初具规模啊。 战斗力能拿得出手了,那就剩内部纪律之类了。 “这几天看着情况好了不少。” 赵子恒推门走进炮连的一间宿舍,他四周看了看说道。 陈钧跟在旁边,他也顺势推开其他几间宿舍的门,目光从床底的脸盆,毛巾摆放,再看看被子叠的情况。 顺势带上白手套,在宿舍门顶摸了一下,而后又走到窗户旁,床铺靠墙的犄角旮旯缝里摸一摸。 好像他们这种检查内务的人,都知道哪些地方容易出现疏漏一般,容易看到的位置,瞅都不瞅一眼。 专门朝着不易打扫的地方检查。 有正副两位营长到处动手检查。 那家伙,炮连连长郭亚斌站在一旁,心都提到嗓子眼了,生怕他们两个谁的白手套摸一遍,出来后变成灰手套。 要知道整顿期间。 一旦检查到内务问题不合格,扣连里的分都是轻的。 主要是每周要评比啊。 评比时最低分的三个连队,所属连支部所有干部。 每人都要写五千字的深刻检讨,在营党委大会上当众念出来。 都特么是老野带兵的糙汉,你要是惩罚他们跑十公里,谁要是喊一声累,那就是没蛋子的货。 一个比一个硬气。 可五千字检讨,真比杀了他们都难受,最重要的是还要深刻。 说得不好听点,就一营的这几个连长,不说指导员的话。 加起来的墨水,都不一定能深刻到五千字的水准,所以整顿期间,哪怕考核科目训练再累。 也没人敢松懈。 郭亚斌眼瞅着赵子恒和陈钧两位营长,检查一圈都没检查出毛病。 他这边正要松口气呢。 炮连宿舍外一阵“噔噔噔”的跑步声传来,不到五秒钟,陈钧的文书邓嘉伟就喘着粗气跑过来。 “报报告,旅部来电,陶旅说让赵营长,林教导员尽快收拾东西,带上行李去旅里报道。” “陈副营长也一起过去。” 这突如其来的通知,让原本正在检查内务的几人,神情都愣了一下。 前几天进修的名单就已经出了,但这次进修是军区统一安排,并非只有他们一营的人,其他旅都有营级干部要过去。 所以旅里给的消息是等具体通知,可谁也没想到,通知来的这么突然啊。 都让收拾东西带行李了,那不显然是要出发的意思? 部队里面的营级干部,跟陈钧这种老光棍不同,人家都是有单位分的房子,家属从军在附近住着呢。 不像陈钧这种拎包就走,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类型,这种情况下,突兀的通知肯定就显得格外紧急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