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战车到位。 这对于一营现有的几位连长来讲,这就是大刀阔斧开干的前兆。 一下午的时间。 陈钧也就刚开始在车炮场呆了会,后面就回了营部,基本没怎么干涉几个连长的安排。 任由他们带着五六百号战士,分散在战车停放区,这摸摸那看看,尽可能的去熟悉。 至于这些战车怎么分配。 这个问题,前几天陈钧就已经安排妥当。 目前一营就三个连,或者说是四个,只不过夹杂了一個二合一。 几个连长别的可以不操心,自己的火力配置,那必须门清啊。 就比如装甲连吧,18辆04a式步战车,在车炮场一字排开,威风凛凛,寒光冷冽。 这就是他们连主要的火力配置。 那家伙,知道是自己连队的战车后,装甲连二百多人,愣是围着十几辆战车观察。 刚运过来的新战车,外面铁皮上的油膜都还没掉,就被一帮战士给蹭掉了。 连带着04A式步战车上方100mm主炮和30mm副炮,都有人爬上去,量量尺寸对不对。 没办法啊,谁让以前摩步兵太“穷”了。 猛的看到这么多好东西,还停在自家车炮场,不上去摸一把。 总觉得有点不真实。 有些从别的单位调过来的坦克兵,或者装甲兵,就挺直腰板,将手臂搭在战车上,向旁边的人吹嘘着自己的见解。 至于各连长,则是拿着本子,亲自将各自连里的战车数量,型号,还有各种抄写下来的战车参数收起来。 准备去营部开会了。 哪知。 几位连长这边还没等行动呢,陈钧就连同营长赵子恒,教导员林金华。 三人一起来到了车炮场。 一营自从第一批生力军分配过来后,营部方面还没统一召开过大会。 忙是一方面,主要原因也在于新人太多,相互之间都不熟悉,就算营里过来召开统一大会也没用啊。 战士对于新单位没有归属感,他哪管你是营长还是营副,集合开会叽里咕噜说半天。 人家要是能听进去三两句,就算是很给面子了。 但今天不同。 首先今天战车已经到位,训练方面必须提上日程。 其次,陈钧也打算让全营先从背诵说明书开始,先去了解战车,熟悉战车,这玩意可不是光摸摸,或者看看就能解决问题的啊。 让战士打破对战车的陌生感,或者说是神秘感才是最重要的。 瞧见营长他们过来,刚刚统计完成的几个连长,赶忙将手中的本子塞进兜里,快跑几步准备过去看看。 “营长!!” “教导员!!” “营副!!” 马红杰,何应涛,祁少详三人面带喜色的喊道。 营长赵子恒环顾了一圈车炮场内部,他看着周围战车排列,几百号士兵围在那里观看。 意识到这以后就是他们一营的家底后,老赵那腰板,都在不知不觉中挺直了些许。 他抬手指了指远处的战车,又指了指在附近晃悠的战士。 “统计情况怎么样了?你们连里目前,对战车能熟练掌握的人数占比有多少?” “占比不到百分之十。” 装甲连连长马红杰率先接话道。 “我这也差不多。”坦克连长何应涛同样摇了摇头。 “我这占比不到百分之五。”后勤保障连连长祁少详,脸色有些尴尬的回应。 听着这个数据,其他几人都感觉到了棘手。 唯独陈钧脸色如常,因为他就知道会是这么个结果,配备的都是新式战车,需要配套的专业,摩步营是一点底子都没有。 全靠后来调过来的老兵支撑。 说的不好听点,就刚才报的那些占比统计。 还是有些胆子大的老兵在那吹嘘呢,真要细扣这个数据,装甲步兵连目前总人数都有二百多人。 占比百分之十,那也就是说能挑出来最少二十个懂04a步战车的老兵。 整个装甲连总共就18辆装甲车,都有二十个战士精通了,那初期的训练还有难度嘛? 这不跟扯淡一样嘛? 陈钧全程听着他们汇报,没有吭声,但目光却似笑非笑的看了老马一眼。 马红杰也知道怎么回事,红着老脸咳嗽一声,没敢继续往下说。 若是平时,这种数据汇报上来,陈钧铁定是要挑挑中间的刺,新单位组建本身就不容易,各项数据一定不能过高估计。 更不能过低的估测。 否则,外部带来的困难没把他们难住,自己人的态度,就先把这组建难度给提升数倍不止。 就冲刚才那组数据,那还背个屁的说明书啊。 直接把人拉到扩建的训练场上,先练协同不就好了? 问题是底子差成这个逼样,敢把人直接拉训练场嘛? 但这次是特殊情况,连长自己都不懂,就听汇报了,陈钧也不好说什么。 本来他过来是想统一召开大会,安排一下背说明书的事。 可现在看,这种数据一出来,大会召不召开倒是其次了。 “这次战车运输,配套的弹药储备有嘛?”陈钧观察了一圈,他最终将目光看向99A坦克,开口问道。 “有。” 何应涛注意到陈钧看的方向,赶忙回应道:“都运到弹药库做封存了,暂时咱们也不用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