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瞧见这一幕,陈白水震惊的瞪大眼睛,他左手抬起,对着门外连续召了好几次手,喉咙中才发出声音。 “秀芬,快,快进屋,你看这不是咱儿子?” “秀芬,你忙活啥呢,赶紧的啊。” “来了来了,你个死老头子,喊什么喊。”李秀芬还以为到了播放天气预报的时候呢。 她手里攥着扫帚就走到屋里,准备听一听。 可来到堂屋,瞧见儿子出现在电视中,身上还披着红绶带,李秀芬当即丢掉了手中扫帚。 “这是小钧?!!” “小钧咋上电视了?” “说是驻港部队撤离香江,具体我也不知道啊。” 陈白水一脸懵的回应道。 前几天,儿子还打电话说学校安排去学习呢。 他也不清楚,这咋还眨巴眼的功夫,又跑香江去了。 “我儿子就是厉害,上电视了都。”李秀芬笑呵呵的说着,同时抬手在她围裙上擦了擦。 拿出手机就准备给电视拍个照。 而一旁的陈白水,虽说晕晕乎乎的没整明白,到底发生了啥。 可也挡不住他高兴啊。 瞧着妻子在那拍照,陈白水脸上浓浓的笑容,把皱纹都给化开了。 他挺直腰身的盯着电视屏幕瞅着。 尤其是看着儿子身上挂着绶带,上面写着一等功臣。 陈白水心中更是涌起一股自豪,这会他还只顾高兴。 并没意识到一等功臣意味着什么。 这一夜。 不仅仅是陆院的学员们看到了新闻,就连融安武装部的人也都看到了。 之前,陈钧荣立过个人二等功,咋地也算是写入县志的人物啊。 在融安武装部当中,那可是相当有名。 赵开河,也就是跟陈钧同村的那个,在武装部跟着政委混的那小子。 此时,他也坐在电视机前,满脸感慨,羡慕不已的看着新闻。 陈钧过年离开家,还是他开车送去的机场,那时候他就感觉是有啥急事。 可怎么也没想到,这事都急到香江去了,还急出个一等功。 一等功臣啊,好家伙,赵开河平时对这种荣誉想都不敢想。 像他这种,在地方当兵的人,负责后勤工作的。 别说一等功了,三等功对他来说都是可望不可求的。 新闻插播的事情,着实在小范围内引起了轰动和关注。 就是可惜,还远在香江撤离途中的陈钧,对这些并不知情。 三辆运兵车依旧在路上行驶着,陈钧他们从中环驻军总部出发。 车辆途径西九龙,清沙,长青,清朗,元朗,新田等等路段。 直奔黄岗口岸。 一开始车队的确前行的慢了点,一来是交通部门没有及时到位。 二来身处闹市区,那速度也确实快不起来。 但后面就加快了一些。 当车队一路畅通无阻,开过黄岗口岸,经过检查站。 进入鹏城地界时。 站在车辆排头位置的陈钧,他长长的出了口气,总算是从香江回来了。 接下来,从黄岗口岸到西丽驻港教导团,大概需要二十公里的路程。 原本陈钧以为,接下来这段路会走得轻松一些,至少不会像香江那段路,四十多公里走一个多小时。 可很快,陈钧就发现,自己把事情想简单了。 也许是黄岗口岸这边有点动静,本身就引人注目,也许是新闻联播插播的消息,传播太快。 当然了,也不能排除鹏城媒体故意宣扬。 总之,当车队正式进入鹏城时,街道两旁凑热闹的居民更多。 说是人山人海都不为过。 新闻联播插播消息时是七点多,而如今从黄岗口岸出来,已经快晚上九点了。 有早已等待在这,手中挥舞小国旗的媒体人员,也有手捧鲜花的普通民众。 平时驻港部队从香江撤出,那场面可不容易碰到啊,大多都会选择后半夜进行。 很多人没办法提前知道消息,香江驻军换防每年也不是固定时间的。 如今,陈钧他们这么高调的撤离,总算是被逮到机会了,现场怎么可能不热闹。 人群中有人追着车朝上面递水,递鲜花。 也有人卖力的鼓掌。 有人拿着提前买好的饭团往车上塞,还有浑身上下摸了半天,没啥往外拿的小伙子,把自己那半包香烟强行递到车厢。 这一幕,看得车厢上一群老兵都差点绷不住,红了眼眶。 军民鱼水情,他们穿上军装保家卫国的同时,民众也在护着自己的人民子弟兵。 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来尽可能的给撤港军人一些关怀。 从离开香江地界,到西丽教导团,总共才二十公里的路程。 车队愣是又走了一个多小时。 等陈钧他们所乘坐的运兵车,进入教导团门岗,抵达最终目的地时。 差不多已经到了晚上十点多。 车辆停稳。 全体士兵齐刷刷下车,自觉的跑到前方空地上列队。 这边队伍排好,坐在第一辆运兵车副驾驶的靳参辉,简单交代了司机几句。 他也推门下车,迈开脚步,来到队列跟前站定。 靳参辉抬眸看着面前的战士,一个个精神抖擞,战意高昂。 他低头看了看腕表上的时间,这才震声开口:“同志们,我们回来了。” “恭喜大家的话,我就不再重复的啰嗦了!” “现在已经接近晚上十点半,等下尽快安排大家休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