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7 《三重门》-《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第(2/3)页

    方明华说着,自己忍不住笑起来。

    来到旧金山,接送女儿去幼儿园的工作,方明华自动承担起来。

    早上七点起床,方明华换上运动衣裤先出门沿着马路跑上一大圈,然后回来洗澡洗漱,然后全家一块吃饭。

    李丽开车去学校,方明华牵着女儿的手开开心心去幼儿园,唯一不感到不满的是早上吃的是面包牛奶,喝不到西京城的胡辣汤。

    送完女儿,方明华就要忙自己的事,先开车去了一趟Ashley press出版社和黛米谈了一会工作。

    Ashley press出版社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早已摆脱当初快要倒闭的窘境,在美国出版界赫赫有名,以《哈利波特》系列赚盆满钵满。

    虽然规模没法和西蒙和舒斯特、企鹅兰登这些巨头相比,但它有它的独特之处。

    和中国最大的民营出版公司盛世图书签署战略联盟,

    这几年,陆续出版了四十多部当代中国作家的优秀作品,如《钢的琴》《废都》《白鹿原》《平凡的世界》《活着》等,成为美国读者了解中国文学的一个窗口。

    同时和欧洲一些著名出版社积极展开合作,将这些的法文版、德文版等介绍到欧洲以及拉美大陆去。

    对于这一点,方明华很满意。

    赚不赚到钱无所谓,重要的是要进行中国的文化输出。

    “下一步,不仅仅局限于中国的严肃文学,可以像类型文学,譬如中国的青春文学、科幻,优秀作品都可以出版。”

    “明华先生,中国有青春文学吗?”黛米问道。

    我!@##%……

    方明华简直无语。

    20世纪50年代在欧美,出现了两部很著名的青少年文学作品,即美国作家塞林格的《麦田的守望者》和英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威廉·戈尔丁的代表作《蝇王》。

    刘易斯的幻想《纳尼亚传奇》和1967年辛顿出版的《局外人》更成为青少年文学的典型代表。20世纪60年代,文学开始确立“30岁以下青年一代”的读者概念。这个时期的未成年文学,也就是青少年文学,开始形成一个独立的文学类别。

    1969年的《我知道笼中鸟为什么歌唱》1967年的《钟罩》、1970年的《保佑野兽和孩子们》涉及青少年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们的畅销让“青春文学”这一概念逐渐被广大读者接受。

    但是,在中国的50年代,也有自己的青春文学啊。

    就是王濛那本《青春万岁》!

    算了,懒得给黛米普及。

    还是拿作品说话吧。

    韩寒的《三重门》应该问世了吧?

    不知道舒斌盯着这个少年没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