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诸如此类, 每日总有一两次。 后来李磊也有些烦了, 干脆直接堵回去。 于是有一日,当李磊慢了半茶盏功夫,才在库房找到了某位从京城来的贵客想要的东西的时候, 他发现李茶又在客人面前‘茶言茶语’。 “我大哥还没回来吗?” “可是刚才我听伙计说,一刻钟前便已经找到了您要的前朝花瓶了啊。贵客莫怪, 我大哥他怕是有什么事情耽误了,不是有意怠慢的。” 李磊直接推开门进去,“哪个伙计说的?” “你让他略等一等,晚些时候我去与他对峙。我们‘金石斋’进出的东西,从来都是货真价实、童叟无欺。不但货如此,人亦应如此。” 把李茶吓走之后, 李磊对贵客笑了笑,然后解释:“对不住, 我刚才的确是先挑了一个花瓶,但后来觉得这个更好, 于是便换了。” “但并没有耽误一刻钟, 也就是半茶盏功夫。” 因为有仙人赐下的“神眼”在身, 能够看穿古董真假,所以久而久之李磊便养成了一个习惯, 便是事无不可对人言,坦坦荡荡。 假便是假,从不会说成真的。 更何况这位贵客,还是另外一位熟悉的贵客介绍来的,那更无需隐瞒了。 解释完后,他原本以为贵客会笑笑含糊过去,谁知对方竟好奇问道:“他是你兄弟?平日里他就是如此跟人说话的吗?” “对,他是我二弟。” 李磊没有防备地坦然回答:“他平时的确是这么说话的,我记得好像是从八九岁开始吧,总是茶言茶语,对了,他叫做李茶。” 老者好奇又问:“那他还说了些什么?” 于是李磊举了几个例子。 当然,他举的都是发生在金石斋里面的例子,因为知道的人不少,所以没什么不能说的。但在家里发生的,他却没有说出来。 但即便是这样,听完后老者的目光也变得同情起来。 他犹豫了一会儿道:“小兄弟,我那好友说你是难得的坦荡之人,可堪为友。更说若不是你的利眼,他那回便要吃大亏了。所以我有几句话你且听一听,说得对你便回去多想一想,说得不对,那你就当是听我这个老头子闲聊了。” 李磊对老人是很尊敬的,当初仙人扮做乞丐的时候,他便愿意请对方吃馒头,所以如今他想着听一听也无妨,于是道:“您请说。” 老者便道:“这位李茶,可是你亲兄弟?” 李磊摇头又点头:“同父不同母。” 老者瞬间了然,又问,“那随着你年岁渐长,那你父亲是否对你越来越看不上眼,觉得你浑身都是错处,对李茶却是和颜悦色?” 李磊坐直了身体,忙不迭地点头,“对对对,以前的确是这样。” 他说的以前,指的是自己还没有得到‘机缘’的时候,那时候父亲经常会因为一两句话就莫名其妙地责骂自己。 “老人家您可是认识我爹?” “不认识,”老者摇头,“但世间的道理是一样的。” “端看他刚才说的几句话,第一句是‘我大哥还没回来吗?’,此时若是个真心为你打算的人,他下一句定是会说‘那他应该是有什么事耽误了,您稍坐片刻,我这便去催一催’。后面不管是让人催,还是亲自去催,都很稳妥。” “但他并不。” 老者呵呵笑道:“他在第二句点出‘听伙计说,一刻钟前你便已经找到了我要的前朝花瓶’。你们这样的铺子,库房肯定不会离得太远,一刻钟未至,已是大大的怠慢。” “若不是你与我老友认识,此时我已不满。” 老者阐述着自己的心理变化,然后看着李磊若有所思的表情道:“而第三句,他不但没有安抚,反而提醒你‘怠慢’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