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不说别人,就说我的大哥朱标,那是多么好的一个大哥啊!”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哪一个不是做到了极致?” “可我大哥最后得到了什么?不过是史书上寥寥几笔的英年早逝,地位最稳固的太子。” “有用吗?如果我的父皇在这里,我想问问他,他有多久没有看到过我大哥笑了?” “老伯,你也有儿子吧,你可以想想你的那些儿子们,他们是否被孝禁锢,他们是否是为自己而活!” 朱檀的一番话让朱元璋振聋发聩,是啊,他从来都没有想过朱标快不快乐。 他一直以来都是把朱标当做大明王朝的继承人来培养,而不是当做一个儿子来培养! 朱标临死前,念念不忘的竟然还是其他几位就藩兄弟的领地问题。 考虑的是大明王朝的延续! 印象中,在他当吴王的时候,标儿是一个很爱笑的男孩。 是那么地活泼,那么地天真…… 可朱标死在他的面前时,不过而立之年,便已经有了花甲老人的暮气…… 念及此处,朱元璋的心中不由生出了悔恨之意。 “咱以前也有个很听话的儿子,直到他去世的那天,咱才发现他过得并不快乐,一直在过咱给他安排的人生。” “可!有些人,生来命运就已经注定!尤其是你说的太子。” “他生在天家,命运已经不是自己可以决定的了!唯一能让他好好活着的办法,就是顺应潮流!” “对!咱是为了咱的儿子好!” 朱元璋心中滋味难明,种种情绪交织,最终化作了一抹坚定。 他不认为自己有错,以孝治国是大明的国策,不容任何人动摇! “老伯,看来在你的心中,有些东西比你的儿子更加重要啊!” “听你的意思,你的儿子应该把孝道做到了极致,心中排第一的是你,其次才是别的!” “而你有没有做到把你的儿子排在心中的第一位?我想没有吧!呵呵!真是讽刺!” 气氛一时间有些凝重,朱檀跟朱元璋有点针锋相对的感觉。 耿炳文立马打圆场:“老爷,牙牌兹事体大,我们还是先问问这个小偷牙牌的去处吧。” 耿炳文的话提醒了朱元璋,他们此次出行准备了两个牌子。 一个是证明自己真正身份的腰牌,一个是临时伪造的牙牌。 一旦腰牌被朱檀发现的话,那么此次兖州之旅的结果如何可就不好说了。 朱元璋作为帝王,自然明事理,有气度,很快就压下了自己的情绪。 但这件事情,他也不能让朱檀帮他找,万一找到耿炳文的腰牌,身份不就暴露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