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明月别枝》


    第(1/3)页

    夜里,  空旷的山谷内响起一阵雷鸣般的马蹄声,一行十几人的队伍策马而来,逐渐朝遂城县逼近。

    靠近城门前最后一个驿站时,  为首的那人抬手示意,  身后所有人勒马而止,纷纷下马簇拥着其中一个身形挺拔高挑的黑衣人走进驿站。

    驿站的大门被紧紧关上,  方才?那十几匹健硕的良驹看不清被牵往何处,  周围再次恢复一片平静,像是从未有人深夜到访。

    楼上等候的人听见动静后,  忙下来迎接,朝为首的黑衣人行礼道:“下官左副都?御史崔弘章参见七皇子殿下。”

    驿站大堂里的烛火被熄了几盏,昏暗的灯光下那黑衣男子缓缓摘下斗笠,  露出一张极其年轻俊朗的脸,  眼角带着凛冽的寒意。

    他锐利的眼神自面前人身上扫过,  淡淡开?口道:“免礼。”

    身着官袍的中年男子站起身,将?文书递给一旁候着的侍卫检验,躬身作揖道:“来之前太子殿下已经同下官嘱咐过,此?番到达遂城县后一切听从七皇子殿下调令,  不知殿下打算是先前往府衙见过当?地?官员,  还是到达案发地?进?行查验?”

    萧珩抬眸,  沉声道:“不急。”

    崔御史有些愣神,  不明白面前这位年轻的皇子口中的不急是什么意思。

    萧珩道:“明日御史大人可拿着文书先行进?城,  就说是朝廷下派的钦差大臣依着皇命前来查验杜吴知县遇袭一事,按照流程正常行事便可,  我?在此?静候大人佳音。”

    崔御史一惊,  他本以为太子向皇帝请命选了个得?力的皇子来监督钦差办案,未曾想也是个懒散躲清闲的草包。

    他面上神色冻结,  碍于礼数还是应道:“下官遵旨。”

    “若是有人问?起,”萧珩继续道:“有人问?起就说七皇子尚未抵达遂城县,在路上游山玩水耽搁了。”

    崔御史思考片刻,恍然间明白面前这位七皇子殿下的用意。

    遂城县虽小但地?势复杂,且地?方官员仗着天高皇帝远,做些掩人耳目的事也极少?被人发现。

    此?地?接连葬送了四?位朝廷命官,可谓是水深不可测。

    此?番朝廷派遣钦差下访一事早已经传开?,遂城县官兴许早就做好了应对的准备,倘若单刀直入,恐陷入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困境。

    如此?他同七皇子一个在明,一个在暗,两厢配合兴许效果颇佳。

    几经犹豫后,崔御史还是有些不放心的问?道:“下官奉皇命前来,不愁性命之忧。可殿下隐姓埋名在暗处,若是遭遇什么不测,下官难同太子殿下交代啊!”

    萧珩神色淡漠,开?口道:“我?身边有东宫亲卫,大人不必担心。”

    见他坚持,崔御史点点头没在多说什么。

    ...

    次日一早,崔御史同萧珩作别。

    他们二人兵分两路,崔御史先行前往进?城寻去遂城县县衙,而萧珩则是奔赴吴知县遇袭的事发地?前去查验。

    事发已经过去多日,官道案发地?上吴知县生前留下的痕迹所剩无几。

    亲卫仔细搜索了一整日,在周围找到了些车轮印和树木刀痕,可以看得?出这里的确是发生过一场打斗。

    但至于是不是当?地?官员口中遭遇山匪一事,还有待考究。

    萧珩叫身边人换了一身麻衣素服,前去寻当?地?百姓打探周边山匪一事。

    夜里,崔御史派人偷偷送信过来。

    信中将?他这几日在县衙同当?地?官员接触,以及查验吴知县尸身一应细则交代完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