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情人节。 一个多么适合告白,多么适合发生案件的日子。 “而案件的经过也再简单不过了。” 阿笠博士非常清楚地记得自己被联盟告知的消息—— 整个案件的起因是铃木园子迷上医大学生皆川克彦,然后小兰被园子强行邀请参加皆川家的情人节派对。 焦虑不已的柯南跟踪着小兰一行人来到皆川家,结果也成为了派对的参与者。 身材高大威猛的若松俊秀不时向小兰示爱,令小兰和柯南都感到烦恼。 最后,整起案件以身为主办者之一的克彦吃下了渡边好美赠送的巧克力痛苦地死去。 闻讯赶来的目暮警部和小五郎认定好美是犯人,但并不这么认为的柯南找出真凶作为收尾。 “因此我们这次几乎不能阻止这起案件的发生。” 作为这次计划中最重要的执行人员,执行层特意给阿笠博士将整个案子,以及他将要做的每一步都解释清楚了—— 这无疑是为了避免【故事时间线】借着阿笠博士对于联盟的不信任,进而引导出某种“良心发现”或者“临时起意”的情况出现。 也是CYZ联盟在这次计划前特意向每个人强调一定要遵照计划的每一个细节的缘故。 命运的潜在引导会让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都以为是他们自己做出的选择。 “虽然我们跳过枫叶金币案的行动和计划中的引导行为,能够让【工藤新一】不像原本情报中那样通过钻入汽车的后备箱从而溜进现场。” “这导致目标和毛利兰之间的隔阂并没有原来发展中那样强烈。” “甚至联盟设计的电话引导通过制造紧张感让双方的关注点更加靠近……” “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选。” “就拿我们对于柯南的行为预测来看,这次祂对于打断情人节派对的想法依旧还是有非常强烈的动机。” “考虑到联盟窃取一个【循环】带来的连锁效应,这次甚至现实也不会站在我们这边。” “同时由于第一次案情完善对于时间线的重要性……” 在联盟最初下发的计划里,对于“情人节杀人案”的干扰策略只是作为一种处于可能的预案。 以及叙事学部和心理分析部对于阿笠博士的突破“人设”行为后的预测。 但即使叙事学部在计划行动前一遍又一遍地向阿笠博士强调不要随意更改联盟的计划。 这种微妙的可能性还是如此甜美地发生了。 阿笠博士还是自己一个人做出了那种试图威胁整个时间线的举动。 他的行为几乎都被叙事学部里研究员们提出的那些密密麻麻的研判和猜测给预料到了。 实际上,这件事情和【现实时间线】同样有关。 “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掌握了足够的情报和对于一个人进行了完备的心理分析后。” “某种意义上来说,现实的行为逻辑联盟更容易预测。” 毕竟来自【现实时间线】的联盟成员并不像林升一样清楚整个故事的发展。 叙事学部只能根据他们从执行层得到的林升给出的关于“剧情”情报来进行讨论和分析。 “而在得到我们的全部计划后,阿笠博士的行为将有以下四十三种可能性。” “如果他能拖延时间到在柯南回到事务所前十五分钟结束电话,那么【故事时间线】的逻辑发展将走向A-03、-06、-07以及B组的发展可能……” “同时,【灰方】的行动逻辑将由于时间线的侧重变化导致出现大概42%的偏离,这让我们有了将【现实时间线】拉进来分担火力的可能……” “我们同样要注意到阿笠博士如果选择了E-21,突破人设来威胁时间线的行为。如果有必要的话,这种危险行为要上报给道德伦理委员会……” “是的,有必要的话,对于阿笠博士身上的稳定设备,我们必须做出一定的限制。” “是的,否则阿笠博士将违反《时间干涉伦理守则》的21到43的全部条例,后果是未知的。” …… 就像叙事学部自称的那样,他们不进行任何唯物或者唯心的研究。 “我们只研究柯学。” 这个部门希望从一个更加宏观的尺度来推测、来揣摩时间线的发展。 甚至试图掌握双时间线的变化规律。 不幸的是,这无疑是一个最有效的方法。 他们确实把握住了这个宇宙的本质之一。 而阿笠博士说的那句话。 那句“好像你们比我更懂得怎么扮演一个阿笠博士”对于联盟来说并不是一个玩笑话。 不论是【故事时间线】强加给博士的“人设”,抑或是【现实时间线】试图赋予博士的另外一种现实逻辑。 甚至是阿笠博士突破“人设”后自身的心理矛盾冲突—— “这一切都太好懂了。” 几十个,甚至几百个专家无时无刻地在分析每一个被林升列为“重要人物”的一切信息。 试图借此进行引导,借此在整个【故事时间线】上钻出一个孔来。 ……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