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毕竟,面对一个完全不可能战胜的对象,面对一整个宇宙的恶意。 还有什么方法比远离这种威胁更有用呢? 要知道,“利用派”的声浪其实是在第二次甚至第三次【循环】后,在时间晶体的发现和对柯南的几次引导成功后才迅速壮大起来的。 在此之前,对于诸如时序部、探究部这些按部就班、正儿八经搞研究的部门而言。 叙事学部就只是喊喊口号,试图一步登天的一帮家伙。 他们除了提出一些为难后勤装备部的设计,提出几个几乎完全不可能实现的要求外,什么也不会。 而为了达成原定的目标,认为后者更切实际的“逃亡派”则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那些涉及时间线的设备,又或者某次巨大的爆炸事故,都是他们的杰作之一。 而在执行层发现这个原本被废止的计划其实能有些其他的用途后。 它现在又被重新提上章程了。 除了以时间线稳定仓的技术为核心,研发得到的微型现实稳定锚以外。 时间线重构设计局和时序连续部还是提出了一个天才般的设想。 他们一直在暗中挪用资源继续这一项研究—— 截留两条“时间长河”上的一小段河水。 【循环】的本质是时间线的移动现象,是宇宙的修复机制。 它能让故事和现实两方都更加“合理化”,【循环】是宇宙试图将两种不同的运行逻辑、两套系统强行运行的产物。 它的开始与结束意味着两条时间线的交汇和分离。 时间线重构设计局在上传的计划文件中这样写道—— “因此,如果我们只利用【循环】结束时的‘时间线分离效应’。” “就可以尝试将一个独立的【循环】同时隔绝在【现实时间线】和【故事时间线】之外。” 这一切的突破,多亏了“阿笠博士”在基地里被【故事时间线】强行“循环”的经历。 因为那次事件刚好发生在林升的办公室里,所有的数据和造成的【循环】波动都被完美地记录下来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