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所以最开始,一名嫌犯控制他,另一名拿着工具,砸他靠床边的左胳膊肘。 应该是想废了他的左臂。 “这么看的话,凶手的动机,是报复吴立群,概率似乎更高一点。” 当然,盗窃也不能完全排除。 比如嫌犯盗窃期间,被吴立群发现,双方争执期间,偶然砸到了吴立群的左肘,也不是完全没可能。 至于凶器,根据吴立群体表的条形挫伤推测,大概率是扳手一类的工具。 其它工具,有的能产生类似的伤痕,但最常见、概率最高的,还是扳手。 至于赵绘梅,死因是失血性休克。 她的胸腹部位,共有十三处锐器刺创,导致急性大出血,还有多处脏器破裂。 赵绘梅头面部、胸腹部,还有多处不规则、边界模糊的片状淤青。 根据淤青形态和大小判断,是歹徒徒手攻击导致。 至于致命的刺创,创角一端比较钝,一端比较锐利。 创口状态,呈现狭长的菱形或裂隙状。 刺创的深度,4-8厘米不等。 这些特征,符合剪刀闭合状态,刺入人体,形成的创口。 剪刀,应该不是嫌犯自己带的。 因为法医在赵绘梅的创口表面以及内部,找到了一些特殊物质。 物证鉴定室鉴定表明,其中有甲壳素碎片。 这是虾壳的主要成分。 还在显微镜下,发现了虾的特殊肌肉纤维结构。 案发当晚,村长家刚卖了虾。 且用虾招待了来帮忙的人。 处理虾的剪刀,应该就是刺中赵绘梅的剪刀。 这大概率就是赵绘梅从床头柜上,拿起的武器。 这样的话,嫌犯的整个攻击过程,更明朗了—— 最开始有两种可能。 嫌犯要教训吴立群,用扳手攻击他的左手肘。 或者,嫌犯偷盗期间,被吴立群发现。 一开始没开灯,嫌犯胡乱攻击吴立群,打中他的左手肘。 之后! 赵绘梅被惊醒,打开床头柜上的台灯。 拿起床头柜上的剪刀,扑向床尾的扁平足,将他扑倒,撞碎衣柜玻璃门。 吴立群则拿起自己这一侧的台灯,攻击正常足嫌犯。 但被扳手打掉! 之后被扳手攻击头部,他只能用完好的右臂抱头防御,导致右前臂、右手背,多处砸伤。 最终,还是没有防御住,头面部被多次砸中,颅脑损伤死亡! 而床尾地上的赵绘梅和扁平足嫌犯。 扁平足最开始,应该没有凶器,徒手和赵绘梅打斗,导致了她面部和胸部的多处淤青。 之后,扁平足从赵绘梅手里,抢到剪刀,多次戳刺她的胸腹部,导致其最终死亡。 “比之前只通过犯罪现场分析,多了不少细节。 再就是,扁平足嫌犯没有带凶器的话,更能说明,嫌犯一开始,可能没想杀人。” 沈庭接着看物证鉴定报告。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