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三根头臂血管全部吻合完毕后,开始全流量灌注。 将四分支人工血管主干近端与原升主动脉人工血管远端作端端吻合,排气后,郑仁开放升主动脉。 待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达到90 %以上后开始缓慢复温,心脏自动复跳。 此时屏幕上出现一排数字——灌注时间110 min ,阻闭95 min ,深低温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时间84min。 完美! 无瑕! 莱纳医生看着这些相近的数字,他不禁愕然。 要是自己做手术,这些数字基本都要成倍。成倍都不是关键的,灌注时间与阻闭时间绝对不会相差这么少。 时间的差距小,代表着一件事情——术者手术做的又稳、又快。 这都是“手感”带来的么改变么?莱纳医生沉默的看着手术。 术者应该结束手术了,可是当他看到低温体外循环结束,心脏复跳后,屏幕上出现另外一个影像。 介入导丝进入血管,走过吻合段,开始造影。 与此同时,术野里依旧干净,只有少量的鲜血渗出,却没有造影剂的痕迹。 这是最后确认了吧。 一般象鼻子手术后都不会用介入手术来确认出血的,术者的这个行为莱纳医生并不认可。 导丝要是碰到吻合段,有可能造成吻合口的不可预知的改变。 “莱纳,这是我都不曾达到的领域。”查尔斯博士忽然说到。 “老师,这里我认为是没有必要的。”莱纳医生倔强的说到。 “不,你继续看下去就知道了。”查尔斯博士已经猜出郑仁的想法,他笑呵呵的说到,“对于手术术式,术者进行了大胆的改变,这都基于他对解剖结构以及患者状态的彻底了解。” “他要做什么?” “你肯定忘记了这个年轻人是用什么术式获得诺奖推荐的。” “……”莱纳无语。 第(2/3)页